十年后首次访华,爱沙尼亚外长带着“摊牌”的姿态走进北京,开口就是一句:“你们要选边站。”但面对的是谁?中国。一个从来不接受强买强卖的大国。于是,外交场上的这场“二选一”,结果并不意外。
![]()
2025年11月,爱沙尼亚外长察赫克纳踏上中国国土,刚落地北京,就直接把俄罗斯问题搬上台面,劈头盖脸地给中国出了一道选择题:要么站到美欧阵营一起对俄施压,要么你们和我们、和整个欧洲的关系就难以走下去。
这次访华,表面上是一次外交接触,实则是一次情绪释放。察赫克纳试图用联盟的“安全话筒”放大自己国家的声音,结果却只是让人更加看清了欧洲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尴尬角色。
爱沙尼亚外长的“外交作秀”
2025年11月4日,北京。察赫克纳与中国外长王毅坐到了一起。会谈表面上谈的是合作,实际上他说了大半时间的俄罗斯。他强调,中国对俄罗斯的影响“每周都在增强”,还说中国是唯一能“让战争停下来”的国家。
![]()
这话听起来像是赞赏,实则是一种压力测试。他随后告诉路透社,“如果中国不加入美欧行列对俄施压,中国与爱沙尼亚乃至整个欧洲的关系就很难维持”。这话在爱沙尼亚国家广播台上也重复了一遍,还加了句“俄罗斯对我们是生存威胁”。
这场会谈之后,他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继续强调自己的立场。看得出来,他此行不是来谈合作的,是来“划红线”的。
从爱沙尼亚的角度看,这种强硬并不意外。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个波罗的海小国的安全焦虑达到了顶点。国防预算飙升到GDP的2.5%以上,几乎成了北约在东欧前线的“模范生”。
![]()
但是把安全焦虑直接转化为对中国的外交施压,这条路走得并不通。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不站队、不提供军援、不接受道德绑架。王毅在会谈中也重申了这一点。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是合法正当的,合作是以和平为基础的。察赫克纳这次摊牌,打的算盘从一开始就没拨对珠子。
“二选一”背后的逻辑
爱沙尼亚的立场并不难理解。历史上曾被苏联占领多年,冷战结束后更是第一时间跳进北约和欧盟的怀抱。对莫斯科的恐惧早已根植于这个国家的政治基因里。俄乌战争一开打,爱沙尼亚几乎是第一个跳出来谴责俄罗斯的欧盟国家,不但援助乌克兰,还主导了不少制裁议程。
![]()
在他们眼中,俄罗斯不是“邻国”,是“威胁”;乌克兰不是“战场”,是“前哨”。所以他们对中国的一举一动都格外敏感,尤其是中俄之间的正常合作,在爱沙尼亚看来,几乎都可以解读成“支持俄罗斯”。
他们把自己的安全焦虑当成了全球外交的中心议题,而忽视了中国和欧洲之间那盘更大的棋。
欧洲内部其实并不统一。像德国、法国更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关系。2023年中欧贸易额超过8000亿欧元,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电动汽车、绿色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欧洲很多战略目标都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爱沙尼亚想把“安全优先”这个逻辑强加给整个欧盟,无疑是高估了自己的分量。
![]()
更何况,欧洲的对华政策本就复杂。既想合作,又怕依赖;想要市场,又担心技术外流。在这种拉扯中,爱沙尼亚用“二选一”的方式给中国下通牒,反倒把自己推到了一个孤立的位置上。
中方回应冷静有力,“算盘”终究打错了
对于察赫克纳的“摊牌”,中方的回应并不激烈,却足够清晰。王毅在会谈中直言,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是正常的国家往来,中国没有也不会提供军事援助。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超2400亿元人民币,大多是能源、食品、工业品——这不是战争物资,是市场行为。
中方还强调,中国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呼吁尊重主权、停止敌对、恢复对话。而对于“选边站”的说法,中国从头到尾都没有回应——因为根本无须回应。
![]()
西方所谓的“中国军事支持俄罗斯”,没有证据,更多是政治话术。中国出口的零部件,很多是民用双用途的产品,不能简单归类为“战争工具”。
察赫克纳的这一轮操作,不仅没改变中国的政策,反而让人更加清楚地看到中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欧洲需要中国市场撑起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又想拿安全议题做文章,给中国施压。
这场“二选一”的戏码,最终成了一场外交上的自我暴露。爱沙尼亚试图用联盟的声音放大自己的角色,但忽略了一个现实:中国的影响力来自经济互惠和多边合作,而不是政治站队。察赫克纳想用小国安全议题牵动大国外交,反倒暴露了自身的外交错位。
![]()
小国的策略,大国的回应,谁才是真正的破局者?
察赫克纳这次访华,误判了一个根本问题:中国从来不接受“二选一”的游戏。中国的外交一向坚持独立自主,讲的是合作共赢,不是站边选队,更不接受被裹挟。
从更大局来看,这场小国与大国之间的外交交锋,揭示出一个全球政治的现实:安全焦虑不能凌驾于经济利益之上,情绪化的外交手段也无法撼动结构性的大国关系。
爱沙尼亚的算盘,是想通过“选边”制造影响力,但却忽视了全球化时代的相互依存。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不假,但这份影响力,并非来自威胁,而是来自稳定的经济关系。真正能促和的,是在中间坚持理性立场的国家,而不是在一边高喊忠诚的“安全哨兵”。
![]()
他的“二选一”姿态,是欧洲小国安全焦虑的缩影,却未能撼动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和独立外交的立场。中国不会被道德绑架,中欧关系也不会因一次摊牌而改变方向。全球化时代,真正的选择不是站边,而是对话。
面对未来,爱沙尼亚如果真想实现“安全”,也许该换个方式开口。因为在大国博弈之间,真正的智慧,是找到平衡。
信息来源:爱沙尼亚外长怂恿: 特朗普说了, 中国对俄施压有用——观察者网2025年11月6日 11:0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