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听懂中国弦外之音,德国撤换访华大将,吃过一次亏,这回不能出错

0
分享至

德国外长“爽约”后,中方迟迟没有再点头,这一次,德国撤换访华大将,德财长顺利接棒,登门访华。只不过这一次,可不只是经济合作那么简单。



克林拜尔启程前往中国

原定于10月下旬访华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爽约”后,再次把电话打到中国,王毅外长口头答应,再次访华不是不可以,方便的时候再说。日前,德媒传出德高官访华消息,不过,来的不是瓦德富尔,而是德国财长克林拜尔。

德国《商报》报道称,克林拜尔是德国现任联邦政府中首位访华的部长级官员,陪同他访华的,是由德国央行行长等人组成的一个高级金融团。此行,他们将出席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还将参加党际交流。



德财长克林拜尔

克林拜尔在启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中国“保持对话”至关重要,这世界上有很多问题,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解决。这也让外界普遍认为,德国对华政策出现了“务实转向”,有意避开敏感的政治分歧,而聚焦共同经济利益。

这一点外界也是清楚的,因为在对华问题上,德国内部本身就存在“深刻分歧”。例如,之前爽约的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来自基民盟,是党内对华强硬派代表人物,多次在台湾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声称“一中”的内容可以自行决定。



德外长瓦德富尔

相比之下,财长克林拜尔来自社民党,该党传统上更倾向于与中国保持务实合作。但是,克林拜尔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就在访华前几天,他还在欧盟财长会议上将中国产品称为“中国垃圾”,矛头直指中国电商平台。

这种“前脚骂街后脚求和”的操作,绝非简单的言行不一,只能说,在经济现实面前,德国暂时选择了妥协。据德国财政部所言,克林拜尔此行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向中国表达德国目前的诉求,除了金融政策,还有贸易冲突。

德国的对华政策调整,必须放在更广阔的国际背景下审视。随着特朗普政府持续推进关税政策,大量中国出口商品被迫从美国市场“改道”欧洲,德国成为主要承压方之一。同时,欧盟内部对华政策也在调整。



中德外长会晤

德国处境特殊,作为欧盟核心大国,它既要参与构建统一的对华政策,又必须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一位德国财政部消息人士透露,克林拜尔此行立场“事先已与欧盟贸易官员协调一致”。分析认为,尽管此行是为了参加例行会议,但是绝对不是例行公事那么简单。而此行意义重大,远不止于经济方面。

德国外交部的犹豫不决,实际上反映了整个西方世界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集体焦虑。而克林拜尔此行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或许是:无论政治层面有多少分歧,经济上的共同利益始终是连接中德两国的重要纽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叹知 incentive-icons
叹知
历史不是注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
4882文章数 3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