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颗叫“顾野王”的星,如何照亮一座江南小镇?

0
分享至


千年之前,他于金山亭林结茅筑屋,著书立说。千年之后,以他之名,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这里展开。11月17日,金山亭林镇迎来“传江南千年文脉 书人文不朽华章”顾野王文化主题活动,让这位南朝大儒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全新生命力。

自2019年起,亭林镇以“文物、文字、文脉”三文齐发的发展模式,深耕顾野王文化遗产。6年来,依托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资源,顾公广场、亭林遗址公园、《玉篇》体验馆等文化地标相继落成,“云间讲堂”“口述亭林”等特色项目持续推出。本次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李山教授团队通过三维地图、动态图层技术带来“图说《舆地志》”路演,让古典文献以可视化方式走进大众,《〈玉篇〉:东亚文明字印》新书首发,收录唐代抄本残卷、韩国朝鲜时代刻本等珍贵影像。


可以说,亭林镇的文脉根基,深深扎根于顾野王的治学精神之中。1400多年前,这位被誉为“江东孔子儒”的百科全书式宗师,在树木葱茏的“读书堆”结茅筑屋,历时五载编成中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这部成书于公元543年的巨著收录汉字16917个,较《说文解字》多出七千余字,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实用型工具字典”。闲居期间,他撰就的《舆地志》三十卷集汉魏地理学之大成,上海简称“沪”的起源便首见于此。如今,“读书堆”依旧静立顾公广场一侧,成为亭林镇得名“亭林”的文化溯源地,也见证着古镇对先贤文脉的传承坚守。

值得一提的是,顾野王文化也早已超越地域界限,今年5月,国际编号519419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顾野王星”,让这位南朝学者的名字镌刻苍穹。而早在千年前,《玉篇》便远渡重洋,通过空海携经传入日本,衍生出《篆隶万象名义》《倭玉篇》等系列文献,成为维系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基础力量。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既要“出海”也要“接地气”。亭林镇正推动顾野王文化向通俗化、文创化、文旅化转型。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亭林将《玉篇》精髓与亭林黑陶、亭林月饼等非遗民俗融合,以AI短视频、广播剧等创新形式扩大传播。

活动现场的直播游览环节中,嘉宾们触摸《玉篇》魔墙感受汉字魅力,在黑陶文创园体验“窑内渗碳”非遗工艺,于松隐禅寺的古银杏与华严塔下体悟禅意文脉,这条今年7月发布的“顾野王文化探寻之旅”精品线路,正让千年历史可感可触。活动中,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顾卫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琴受聘为“亭林文旅推介大使”,顾卫英表示将以昆曲艺术演绎顾野王故事,让传统文化“有声有色”。


更值得期待的是,“亭林镇文旅农商体展融合发展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将整合多领域优质资源,通过“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亭林镇副镇长李书剑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文旅线路,推出更多文化体验项目,让千年文脉成为地方发展的“活水源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汇报 incentive-icons
文汇报
华语世界高品质人文阅读平台
263748文章数 3097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