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秋风吹过天宁的乡村
当时光流过江南的古镇
这里有一种文明
正以最温柔的方式与我们重逢
![]()
近日
由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
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发起的
“发现常州·边走边Talk”第二季
Country Walk漫游计划
走进郑陆镇牟家村与焦溪古镇
让我们一起触摸乡风文明的温度
寻找江南最诗意的栖居

![]()
牟家村
位于郑陆镇东部,这片2.1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刻正披着季节馈赠的金色外衣。广袤的田野唱响丰收的颂歌,清甜的桂花香漫过白墙黛瓦,潺潺河水倒映着如洗的碧空,处处都是深秋精心描绘的笔触。
![]()
![]()
走进牟家农博馆,时光在此放缓了流速:纺车与舂米臼,低语耕织的日常;粮票与地契,诉说生活的重量。还有造型奇特的马车、精致的老算盘、古朴的雕花木床……一件件老物件,铭刻着牟家村以农为本的深厚基因,见证着一段段鲜活如初的时代故事。
![]()
![]()
![]()
![]()
![]()
“馆里收藏的农具,都是我们老一辈人以前用过的。”村民张婉娣说道,“这里不仅是老物件的仓库,更是几代人的乡村记忆。”
![]()
一方宴会厅,千年礼俗新。牟家村移风易俗宴会厅,见证着乡村礼仪的现代转型。1553平方米的空间,可容纳50桌宴席,这里没有铺张浪费,不讲排场面子,只有真挚的情感流动。
![]()
郑陆镇牟家村党委副书记李丹一介绍:“给老百姓提供办婚宴喜事的场所,基本上两三千一桌,比外面的酒店便宜很多。”当简约成为新俗、人情回归本真,升腾的烟火气里,映照的是乡村文明的从容姿态。
![]()
马背课堂,让童心邂逅自然。牟家村里,藏着一片33亩的跑马天地,过去,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闲置地,经过专业规划开设了马术体验、教学、休闲骑等项目。马蹄声声,孩子们在驭马过程中学会尊重生命,在乡野奔跑中唤醒勇敢胆识,这是牟家秋日最动人的田园风光,也是乡村对未来文明的温柔馈赠。
![]()
![]()
近年来,牟家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农旅产业,形成“农耕文化体验+亲子休闲娱乐”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年接待游客逾30万人。
![]()
![]()
![]()
![]()
如果说
牟家村是“进化中的乡村”
焦溪古镇则是“活着的历史”
七百年时光在这里静静流淌
让传统与当代共生共长
![]()
![]()
![]()
漫步青石板路,当秋风掠过黄石半墙,送来阵阵茶咖香气,便与小满茶铺不期而遇。这是本地青年汤臻溢在焦溪古镇开设的第二家门店。
![]()
“小满,人生小满胜万全。”这位返乡青年用独创的“茶咖”模式,诠释着对家乡最深情的告白。“我觉得在这种很有历史感的古镇里,应该有个年轻人可以聚集的地方。”他在新门店改造过程中,坚持“在保护中发展”,让老空间既保留韵味,又焕发活力。
![]()
随着小满茶铺“出圈”,音乐酒馆、豆腐作坊、非遗小吃焦溪团子……越来越多的特色小店入驻古镇,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涌入古镇、发展古镇。
![]()
![]()
![]()
在这里,古礼今用有了全新的诠释。姚家大院张灯结彩,新人凤冠霞帔,一场国风婚典正在上演。
![]()
红妆如画,礼成于意,当古老的仪式被注入了当代的理解与情感,这不仅是浪漫时刻,更是对礼乐文明可感可触的沉浸与传承。
![]()
![]()
在焦溪,“儿童友好”不是一句口号。秋日午后,焦溪幼儿园的孩子们用稚嫩的脚步丈量老街古桥,从焦溪故事馆、鹤峰书院到万物生长空间、刘半农记忆馆,触摸斑驳的黄石半墙,聆听先贤们的故事,品尝刚出炉的海棠糕、喷香的葱油饼,用童真的视角探索悠悠古镇。
![]()
![]()
![]()
当童声笑语雀跃于巷弄之间,对家乡的热爱在心田生根,文明便有了最动听的续章。
![]()
牟家村与焦溪古镇
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
文明“新”生代的无限可能:
是农耕记忆的创意延续
是乡风民俗的现代转型
也是古老街巷的青春活化
当炊烟在村庄袅袅升起
当夕阳为古镇镀上金边
这里的文明正以最美的姿态
生长、更新、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