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有人恐慌抛售,有人悄然布局,而答案早已写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中。
“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发布,为未来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指明了方向。曾经高歌猛进的房地产行业,如今正站在新旧模式转换的历史节点。
![]()
随着“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被明确写入规划,并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框架下被强调,房地产的民生属性进一步强化,规模化扩张阶段正式宣告结束。
01 规划蓝图:未来五年,房地产发展有这些新方向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房地产相关内容出现在六大战略任务中,释放出明确信号。
房地产的民生属性被进一步强化。与“十四五”规划将房地产放在新型城镇化框架下不同,“十五五”将其置于“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篇章中。
![]()
这一变化预示着房地产行业将全面转向注重品质与安全的高质量阶段。
规划提出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方向: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好房子”、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这是一个涉及全产业链、全产品体系的系统性升级。
房地产风险化解成为重点任务。在“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中,明确要“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
![]()
房地产风险被置于首位,表明未来五年,化解房地产风险仍是关键任务。
02 市场真相:当前楼市正在经历什么?
政策与市场之间,正在上演一场博弈。2025年楼市政策宽松已到历史极值——首付15%、5年期LPR降至3.5%、北上深优化限购、二手房“带押过户”全国普及。
但市场表现却呈现“强分化、高库存、弱流动”的核心特征。
数据显示,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降7.9%,70个大中城市中90%的城市房价环比下跌,而二手房挂牌量已突破1200万套。
这种分化越来越极端:一线城市中,上海连续12个月房价环比上涨,库存去化周期仅6.4-13.1个月,属于供不应求的健康状态。
![]()
而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库存去化周期分别高达34.3个月、47.6个月,部分城市甚至超过48个月,相当于要卖4年才能清空现有库存。
银行大规模抛售房产更是引人注目。近期,四川农信系统挂牌2.48万套,广东农信达1.24万套,辽宁农信超1.1万套。
这波操作源于不良资产压力、资金回笼需求和信用链条断裂。
03 抉择时刻:这三类人卖房,可能是聪明决策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卖房并非一概而论的错误选择。对部分业主来说,适时出手反而是规避风险、锁定收益的理性行为。
第一类是持有三四线城市/县城老破小、远郊房的业主。这类房子是当前市场的“流动性陷阱”——截至2025年6月,三四线城市库存占全国总量的70%。
![]()
很多小区同一个户型十几套同时在售,想卖掉只能大幅降价。
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成交价普遍比首次挂牌价低23%-28%,部分远郊房甚至出现“腰斩”案例。
而且这类房子未来升值空间极小,还可能面临断供风险。
第二类是房屋老龄化严重、无学区无配套的“硬伤房”业主。比如没有电梯的老楼、离市区远且无地铁规划的房子,这类房子的需求群体持续萎缩。
2025年数据显示,这类房子的挂牌周期平均长达18个月,且降价幅度是优质房源的2倍。
政策宽松期是这类房子最好的出货窗口。
第三类是有置换需求、想换核心城市优质房的房主。当前是“卖差买好”的黄金窗口期。
一方面,你手里的普通房源在政策刺激下能卖出相对好的价格;另一方面,核心城市优质房的价格虽稳但涨幅放缓,且首付低、利率低,置换成本最低。
04 保持耐心:这些业主现在卖房,可能会后悔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卖房。有些业主跟风卖房,很可能卖在低点、错失机会,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一线城市核心区、强二线城市优质次新房房主应谨慎。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的核心区房源,库存去化周期短、人口吸附力强。
![]()
2025年9月上海新建住房价格环比仍涨0.3%,杭州环比涨0.3%,这类房子抗跌性极强。
而且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正在修复,租金与国债收益率利差由负转正,长期持有既能收租又能享受资产增值,现在卖房无异于“割肉”。
只有一套自住房、短期内没有置换计划的人不宜跟风。房子的核心功能是居住,除非你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且能稳定年化超过5%),否则没必要跟风卖房。
当前存款利率低,股市、基金波动大,房产仍是普通人最稳妥的资产。
而且卖了自住房再买房,不仅要承担交易税费,还可能面临“卖了再买更贵”的情况。
跟风降价、恐慌性卖房的房主往往得不偿失。很多房主看到邻居降价就慌了,盲目下调挂牌价,结果被中介和买家压价,最后亏了几十万。
![]()
2025年数据显示,二手房源平均调价次数达4.2次,但盲目降价的房源,带看量反而下降40%。
其实政策宽松期的购房者更理性,不会只看价格,而是看性价比。
05 未来已来:“好房子”时代正式开启
中央已明确将“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写入规划,标志着“好房子”上升为国家战略。
“好房子”建设已按下加速键。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好房子”建设、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等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好房子”理念正深入人心。一名成都市民表示:“现在选房子,不仅关注地段、价格等传统因素,对房屋品质、科技含量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市场的积极反馈,印证了“好房子”理念正深入人心。据了解,2025年以来,新规产品陆续在成都上市,平均开盘认购率高于80%,受到市场认可。
06 理性抉择:卖房与否,关键看这些因素
面对市场分化和政策定调,业主们应如何理性决策?
先查自己房子的“流动性等级”。通过当地住建部门官网或中介APP,查所在小区近3个月的成交套数、挂牌量和成交价,再对比所在城市的库存去化周期。
![]()
如果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小区挂牌量是月成交量的5倍以上,建议尽快出手;如果去化周期低于18个月、成交活跃,可长期持有。
认清银行抛售房产的真相。面对银行抛售的房产,刚需购房者可以谨慎考虑,但必须做好三项核查:产权是否清晰、房屋实际状况如何、持有成本是否合理。
这些房源普遍比市价低25%至50%,看似诱人,但大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远郊区域。
把握政策窗口期。当前政策已处于历史最宽松阶段,但政策效应可能逐步减弱。
想卖房的建议在2025年底前完成交易,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避免后续库存压力加大、政策收紧。
未来五年,房地产业将立足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要效益。
市场的分水岭已经出现:一边是上海核心区优质房源挂牌后平均1-2个月就能成交,一边是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成交困难。
卖房会不会后悔,不取决于市场一时的波动,而取决于你的房子在城市中的位置、本身的品质,以及你是否有清晰的资产规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