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办公室在2025年11月16日宣布,将东亚三国的官方表述顺序正式统一为“韩中日”。
中国网友调侃:“韩国政府这是终于想起来谁才是真正的邻居加头号贸易伙伴了?”
![]()
![]()
回想2023年9月,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在东盟峰会期间有意使用“韩日中”的表述,当时总统室官员直言不讳地解释,这是为了体现“韩国与美日两国基于价值和自由保持更紧密合作”。
这一举动被广泛解读为尹锡悦政府“亲日疏华”外交倾向的明确信号。
如今,李在明政府的官员在解释恢复“韩中日”顺序时,毫不客气地指出前政府“搞理念外交,过度侧重日本,破坏了外交平衡原则”,现在需要“拨乱反正”。
![]()
李在明政府这一调整,表面上看是表述顺序的变化,实则是对韩国国家利益的务实回归。
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韩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远超韩日贸易额。韩国在半导体、汽车、化妆品等支柱产业上,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极高。
尹锡悦时期为了迎合日本,甚至在部分议题上忽视本国利益、排斥中国,导致其东亚外交平衡失衡。
尹锡悦
![]()
李在明政府上台后,将调整三国表述顺序作为改善对华关系的关键一步,这背后的经济理性不言自明。
中国网友对韩国这一举动也是无语了。
有人调侃“下次会不会为了讨好美国,再改成‘韩美中’?” 也有人直言“排序只是形式,关键看实际行动”。更多网友则回忆起尹锡悦时期的外交政策,调侃“韩国的外交,果然是‘换总统如换天’”。
中国民众对韩国外交政策连续性的质疑,难道不是有实力才有话语权吗?搞个排名是什么意思?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韩国调整三国表述顺序的同时,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正因在台湾问题和独岛问题上的挑衅性言论,同时激怒中韩两国。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就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韩国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对日本政府就独岛提出不当主张表示强烈抗议。日本领导人的激进言论,无形中为李在明政府调整三国表述顺序提供了外部合理性。
![]()
李在明政府此举,与其说是“亲华”,不如说是在践行其宣称的“实用主义外交”。
他在就职百日内,展示了与尹锡悦截然不同的外交思路:对内清算前政府积弊,专注经济振兴;对外改善与朝鲜、中国及俄罗斯的关系,同时不与日本彻底撕破脸。
这种务实平衡的外交策略,在当前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下,可能最符合韩国国家利益。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韩国这次表述顺序的调整,反映了东亚国际关系的力量消长。一个国家在对外表述中如何排序周边国家,往往体现了该国对不同双边关系的重视程度。李在明政府选择将中国排在日本之前,既是基于经济现实的理性选择,也是面对东亚地缘政治变化的适应性调整。
![]()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国家间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李在明政府调整表述顺序,并不意味着韩国会完全倒向中国。
对中国而言,我们更应关注双方实质性的合作进展。中韩关系的发展,终究要靠实实在在的共同利益来维系,而非简单的名称排序。
毕竟,国家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谁求着谁”,而是“相互需要、相互成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