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6点,薄雾还未散尽,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永勤乡的一片林地间,近万只羽毛油亮的溜达鸡悠闲觅食,清脆的鸡鸣声在林间回荡。养殖户赵晓岩和妻子姚兰香提着装满玉米、豆粕的饲料桶穿梭林间,熟练地撒下饲料,看着这群“致富宝贝”,夫妻俩脸上满是欣慰。这对扎根黑土地的农家夫妻,用2年时间,让溜达鸡飞出了小山村,也让自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去年,在县城经营农资店的赵晓岩夫妇回到村里,看着村后闲置的林地和荒废的小鱼塘,夫妻俩心里盘算着搞点特色养殖。“拜泉林地广、草质好,养出来的鸡肯定受市场欢迎,总比干别的强。”姚兰香说,当时村里虽有零星养殖溜达鸡的,但规模化、规范化的几乎没有,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为保证鸡肉品质,赵晓岩夫妇坚守“慢养”原则,将养殖周期延长至6个月以上。他们坚持让鸡群在林地自由活动,每日运动量超10公里,只投喂玉米、麦麸等天然谷物,鸡群自行啄食的昆虫、草籽成为天然营养补充,形成“鸡吃虫草、粪肥林地”的生态循环链。“溜达鸡就得让它多跑,这样肉才紧实、汤才鲜香。”姚兰香说,夏天要给鸡舍降温通风,冬天得保暖防寒,让鸡群安全越冬。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溜达鸡出栏后,凭借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营养丰富的特点,很快赢得市场认可。周边群众、县城餐馆、农贸市场纷纷上门收购,每斤售价比普通肉鸡高出4元,仍供不应求。尝到甜头的夫妻俩选择扩大规模,今年养殖溜达鸡1万多只,还配套建设了饲料加工房,年销售额近100万元,逐步走上了标准化养殖之路。
为拓宽销路,姚兰香学会了用手机拍摄鸡群山林觅食的视频,发布到短视频平台,真实的养殖场景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不少消费者直接线上下单。他们还开通直播带货,让网友实时查看养殖环境,过硬的品质吸引了大批回头客,“最多一天接到300多个订单,打包发货忙到后半夜。”姚兰香笑着说。如今,他们的溜达鸡不仅畅销周边城市,还销售到了辽宁、天津、广东、山西等地。
致富不忘乡邻,看到周边农户有养殖溜达鸡的意愿,赵晓岩夫妇主动分享养殖技术,为农户提供鸡苗、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服务,带动全村发展溜达鸡养殖,让生态养殖逐渐成为村里的特色富民产业。
谈及未来,姚兰香充满信心:“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规模,建设育雏鸡舍,强化产品包装,打造品牌,让拜泉溜达鸡更有名。”
夕阳西下,林间的溜达鸡渐渐归巢,赵晓岩和姚兰香忙着清点当天的销售订单。看着林地里的“金鸡”和手机里不断弹出的订单信息,夫妻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的故事,正是拜泉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为更多扎根乡村的创业者点亮了希望之光。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17日2版)
排版、美编:杨晓雨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