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持基建发展,国家不断出台新政策、采取实际行动。
一场规模超20万亿的基建风暴正席卷全国,为工程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与仍在低谷徘徊的房地产不同,大基建以磅礴之势重回舞台中央,且投资领域广泛,涵盖传统升级、新基建、民生工程、能源网络等多方面。
![]()
此次基建总体投资规模预计超20万亿元,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四万亿”计划。
资金投向几乎覆盖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
城市中,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更新全面推进;
乡村里,交通部计划改造3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投资约1.5万亿元;
能源领域,雅砻江下游水电开发投资高达1.2万亿,西藏电网改造、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等项目规模庞大;
水利建设方面,去年国家增发1万亿国债主要用于水利工程,未来预计还需2万亿以上投入。
新藏铁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高达950亿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开工;《农村公路条例》即将施行;超1.2万个项目、总投资超10万亿元面向民间资本开放。
截至8月22日,全国已推介项目12122个,总投资10.28万亿元。2025年,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将推出3万亿元优质项目,支持民企通过特许经营、委托运营等模式参与。
![]()
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今年一到七月,项目中标金额比去年增长三成以上;
工程机械开工率提高,石油沥青设备开工率连续四个月同比、环比增加。
产业链上游的建材、工程机械、勘察设计、咨询服务等行业订单增多;
中游的施工企业、劳务分包、设备租赁等公司获得新项目机会;
下游的运维、智能交通、物流服务等行业迎来长期发展契机。
![]()
这一轮基建与过去有本质不同,更注重质量与长远效益,新项目要求更高技术含量、更严环保标准、更强综合能力。
过去靠关系拿项目、粗放式管理的模式行不通,现在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新型工程人才。
企业要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在竞争中分得更大份额。同时,企业投标要展示优势、控制成本、联合资本,适应新投融资模式。
![]()
此次基建浪潮具有持续性,是跨越“十四五”甚至延伸到“十五五”的长期规划,行业迎来较长景气周期。大基建承担起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稳定器”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对工程行业从业者而言,现在是提升技能、考证书、学习新知识的好时机;对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能力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20万亿的大市场中持续发展,共享基建发展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