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朝鲜盖马高原上的积雪能没过膝盖。志愿军第89师政委王直站在雪地里,看到不断有战士倒下。他作了一个大胆决定,把刚刚缴获的三千多张美军毛毯全部裁开,改成保暖用品。
![]()
这个做法虽然看上去违反后勤规定,但后来救了好几千名战士的性命。长津湖战役结束后统计,这个师冻伤的人数只有四百多人,而相邻其他兄弟部队冻伤人数都超过两千。彭总司令在总结会上特别说道:“89师的防寒办法,值得全军学习。”
回想起战役初期,89师面临的考验正是这无情的严寒。寒风夹着冰屑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战士们身上只穿着薄棉衣,冷得不断裹紧衣服。他们每走一步,都要费力地把腿从深雪里拔出来。王直看到一名小战士正用破布包裹冻伤的脚,而那双脚已经肿得发紫。
王直蹲下来,把自己棉帽里的衬布扯下来递给他,转头对后勤科长说:“今晚必须想出办法,再这样下去,我们还没见到敌人,自己就先垮了。”远处传来马匹的嘶叫声,运输队拖着物资,在积雪的山坡上艰难前进。
1950年11月初,朝鲜战况突然变得紧张。美军第10军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公开宣称,要让士兵“回家过圣诞节”。中方紧急命令第九兵团进入朝鲜作战。该兵团下辖三个军,共十五万人,原本驻守在气候温暖的华东地区。
部队连夜北上时,许多战士还穿着单衣。从11月7日开始,部队分批跨过鸭绿江。为了躲避美军飞机侦察,他们白天隐蔽,夜间行军,每天大约要走三十公里。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战前会议上强调,必须抢在美军之前占领长津湖周边的制高点。
夜色中,战士们踩着临时搭起的浮桥过江,溅起的冰水打湿裤腿,很快冻成硬壳。一名班长休息时掏出怀表,借着月光看到时间已是凌晨三点,他对身旁的战友低声说:“再走二十里天就亮了,得赶紧找地方隐蔽。”此时前方侦察兵传回消息:美军先头部队距离我们不到一百里。
盖马高原的严寒,几乎能把钢铁冻裂。1950年11月底,长津湖地区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寒流。气温降到零下35度左右,狂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如同刀割。战士们的枪经常被冻住,必须对着枪机哈气才能拉动枪栓。很多战士的湿胶鞋和脚冻在一起,脱鞋时常常连皮肉一起撕下。
![]()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冻伤导致的减员成为最严重的问题。27军有一个连队在夜间行军时,二十二名战士因失温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能站起来。美军陆战1师同样遭到严寒侵袭,但他们的士兵配有防寒睡袋、保温口粮和羊毛内衣,保暖条件好得多。这种装备差距,让志愿军面临极大考验。
11月12日,89师政委王直巡视营地时发现,侦察连有十一名战士休息后站不起来了,军医诊断是严重冻伤。王直这位经历过长征的老兵马上警觉起来。他召集营级以上干部开会,拿出一份自己整理的统计表:全师最近五天冻伤五十三人,比战斗伤亡多出不少。
王直结合1936年爬雪山过草地的经验告诉大家,如果不尽快解决保暖问题,部队可能没打仗就先垮了。他特别指示后勤部门重点解决脚部保暖,冻伤人员中,超过七成是脚部冻伤。
散会后,王直独自走进医疗帐篷,掀开草帘,看见二十多名战士蜷缩在草垫上,一名小战士正用雪搓揉发黑的脚趾。王直蹲下摸了摸战士的额头,转头对军医说:“去把我那件皮大衣拆了,先给哨兵做护膝。”这时通信员送来兵团急电,命令部队必须在三天内赶到长津湖预定阵地。
眼前这些冻伤的战士,让王直想起了在入朝前夕,部队在沈阳火车站中转时所做的努力。11月14日下午,王直带领后勤人员赶到当地供销合作社。利用兵团特批的专款,他们采购了棉布150匹、毛线400斤,以及库存的劳保棉手套2500双。
时间紧迫,王直提出就在站台上进行改制:动员随军的文工队员和卫生员,把棉布剪成鞋垫形状,棉手套拆开改成护耳。这场特殊的后勤保障一直持续到深夜,临时借用的两节货运车厢里,官兵们轮班赶工。这些简易装备虽然粗糙,但在后续行军中让冻伤人数减少了一半。
雪花飘进敞开的车厢门,文工队女队员的手指冻得通红,仍然坚持穿针引线。一名小战士端来热汤,看见王直正跪在草席上比划鞋样,急忙摘下自己的手套递过去:“政委,您的手都裂口子了。”王直摆摆手,继续把裁好的布片分装进麻袋。
![]()
11月22日天刚亮,267团侦察分队在新兴里东南山谷设伏,恰好截住一支美军运输车队。这场遭遇战打了不到半小时,但缴获的物资出人意料:车厢里整齐码放着3276张军用毛毯,每张都印有“美军寒区专用”字样。
王直赶到现场查看,捡起冻硬的罐头,又看看志愿军战士的炒面袋,他发现这些美军毛毯尺寸统一,正好可以裁成标准保暖配件。王直转身下令:“立即组织运输队,天黑前必须把毛毯运回师部。”他抬头望着连绵的雪岭,补充道:“做好伪装,敌机很快就会来找这批物资。”
运输队载着毛毯在山路艰难行进,车轮在积雪中不断打滑。战士们把棉衣垫在车轮下,喊着号子推车。王直和普通士兵一样,挽起袖子在后面推。师部此时帐篷里的煤油灯一直亮到深夜。王直用手感受毯面的厚实温暖,随即召集后勤干部宣布:“规定要执行,但战士的生命更重要。”
他下令将3276张军毯全部裁成一尺见方的片料,优先配发给前沿阵地士兵。各连队连夜组织裁剪小组,雪地里铺开深灰色毯料,剪刀声和风雪声交织,直到天亮。有参谋提醒这可能违反战利品管理规定,王直在会议记录本上写下“战场特批”四个字。三天后,每名战士都领到三块毛料,分别用来包脚、包手和护耳。
![]()
在裁剪过程中,后勤科长建议留三十张完整毛毯供师部使用,王直接过剪刀,亲手将整张毛毯剪成两半:“从我开始,所有人都用边角料。”
这些改制的保暖用品在后续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4日期间,89师担负柳潭里北线主攻任务。在零下38度的环境中,佩戴毛毯护具的士兵能在掩体里坚持值守两小时,而其他部队士兵半小时就需因冻伤轮换。
12月1日267团三连在风门岭阻击战中,全连仅有七人因脚部冻伤退出战斗,相邻友军的冻伤比例高出五倍。战役结束后兵团统计,89师非战斗减员共427人,不到其他师冻伤人数的四分之一。该师在战役后期仍能保持完整队形追击,成为兵团保存最完好的作战单位。
1951年1月中旬,志愿军司令部在成川召开战役总结会议。彭总特意让王直坐在前排,指着墙上的兵力对比图说:“你们师冻伤的数据我核对了三遍,真是个奇迹。”
![]()
彭总当场要求后勤部门学习89师的防寒经验。次月,志愿军政治部发布第003号命令,任命王直为二十六军政治部主任。1955年9月授衔时,王直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位从闽西山区走出的老兵,后来在福州军区工作期间,始终保持着关心基层官兵生活的作风。
2014年春天,王直在福州总医院病床前对家人说:“长津湖的冬天教会我们,最宝贵的不是装备,而是随机应变的智慧。”他去世后,子女在遗物中发现一个密封铁盒,里面整齐叠放着三块褪色的羊毛毯片,边缘还留着当年裁剪的痕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