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八旬老人尿血查出20多处肿瘤:年年体检,为何还是癌晚期?

0
分享至

编者按:近日,一则#老人年年体检却突然确诊癌症晚期#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福建福州82岁的王大爷因出现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就医,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影像学显示全身已有20多处转移灶,最大肿瘤直径达9公分,最终确诊为前列腺癌晚期,已侵犯膀胱、直肠并广泛转移,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更令人深思的是,王大爷此前数年坚持每年体检,却从未做过前列腺癌早期筛查的关键项目——PSA检查,最终在血尿症状出现时确诊晚期前列腺癌。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撕开了常规体检的致命漏洞,也敲响了中年男性健康管理的警钟。



常规体检下的“致命疏忽”

前列腺癌被称为“男性健康隐形杀手”,其早期症状与前列腺增生高度相似: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当出现血尿、骨痛、下肢水肿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早期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晚期患者不足30%,这种生存率断崖式下跌,凸显了早期筛查的极端重要性。

王大爷的病例在泌尿外科门诊中并不罕见。据临床统计,我国门诊中约三分之二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这个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令人扼腕的个体悲剧。

症状的警示意义

当王大爷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时,这已经是疾病发出的“最后警报”。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侵犯或压迫到尿道、膀胱颈时,才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表现。而一旦出现血尿,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侵犯到膀胱或尿道黏膜。此时的病情就像一座已经喷发的火山,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晚期治疗的困境

影像检查显示王大爷体内有20多处转移灶,最大直径达9公分,这意味着癌细胞已经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在这个阶段,治疗目标不得不从“根治”转变为“姑息”——通过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手段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将面临更复杂的治疗方案、更多的副作用以及更沉重的经济负担。

筛查漏洞的反思

王大爷每年坚持体检,却始终与早期发现的机会擦肩而过,这暴露出当前体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缺陷:常规健康体检与专项癌症筛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普通体检中的泌尿系统B超确实可以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但对于早期局限于包膜内的微小癌灶,其检出能力相当有限。

王大爷的案例极具典型性:他每年接受常规体检,包含血常规、尿常规、B超等项目,但从未进行PSA检测。这种“形式化体检”在门诊中屡见不鲜——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不足40%,65%以上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与欧美国家80%的早期诊断率形成鲜明对比。

前列腺癌的隐匿性与PSA的侦察价值

前列腺癌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恶性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大多数前列腺癌进展相对缓慢,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具有临床意义的癌症,通常需要5-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漫长的“窗口期”本应是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黄金时期,但由于缺乏早期特异性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主要分泌到精液中,血液中浓度很低。PSA正常值应<4ng/mL。当癌细胞破坏前列腺组织时,PSA会大量释放入血,形成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明确建议:

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PSA检测;

高危人群(家族史/BRCA2基因突变):筛查年龄提前至45岁;

PSA持续升高(>4ng/mL):需结合直肠指检、多参数MRI、穿刺活检进行确诊。

临床研究证实,PSA筛查可使前列腺癌死亡率降低21%。但需注意:

假阳性问题:前列腺炎、良性增生、导尿操作等可能导致PSA暂时升高,需结合游离PSA/总PSA比值(>0.16提示恶性风险低)。

过度诊断争议:部分低危前列腺癌进展缓慢,过度治疗可能带来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需通过Gleason评分系统评估恶性程度。

为何我们会错过早期诊断的良机?

误区一:“没有症状就等于健康”

这是最普遍也最危险的认知误区。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不会引起任何不适。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疾病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晚期。这就像火灾报警器,等到看到明火时才采取行动,为时已晚。

误区二:“常规体检等于癌症筛查”

很多人将年度健康体检等同于癌症筛查,这是一个致命的误解。常规体检主要关注常见病、慢性病,而癌症筛查需要有针对性。以前列腺癌为例,缺乏PSA检测的体检就像是没有安装烟雾报警器的消防系统。

误区三:“年龄大了不需要积极治疗”

这种观点忽视了现代医学的进步。实际上,对于早期前列腺癌,即使是高龄患者,通过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精准放疗等现代治疗手段,仍然可以获得良好预后,同时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相反,如果等到晚期才治疗,不仅效果差,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误区四:“PSA升高就一定是癌症”

这种误解导致一些人回避进行PSA检测。实际上,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直肠指检后都可能引起PSA水平暂时性升高。专业的泌尿科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来鉴别PSA升高的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破局之道:从筛查到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

基于前列腺癌的年龄特异性发病率数据,筛查的重点应该放在50-70岁这个年龄段。对于筛查结果正常的男性,可以适当延长筛查间隔;对于PSA水平持续升高的个体,则需要缩短复查间隔,密切监测。根据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制定的指南,建议将筛查人群进行风险分层:

一般风险人群: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PSA检测;

高危人群:45岁以上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

极高危人群: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建议40岁开始每年筛查。

现代前列腺癌筛查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PSA检测,而是形成了一套组合策略:

基础筛查:PSA联合直肠指检(DRE);

精准筛查:当PSA处于4-10ng/mL的灰色区间时,可加做游离PSA百分比、PSA密度等衍生指标;

进阶评估:对于可疑病例,可进行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

最终确诊:通过MRI-超声融合靶向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

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肿瘤危险度分级等因素,治疗方案可以有很多选择:

主动监测:适用于极低危和部分低危患者;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预期寿命较长的中高危患者;

放射治疗:包括外放疗和内放疗,为手术之外的根治性选择;

新型内分泌治疗:对于晚期患者,新一代内分泌药物显著延长了生存期。

前列腺癌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建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全程管理理念。特别是在治疗后,定期的PSA监测和功能康复指导同样重要,包括尿控功能恢复、性功能康复等,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 结

王大爷的故事不应重演。当我们在体检单上勾选项目时,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生命质量。前列腺癌的防治,需要从被动体检转向主动健康管理,用科学筛查筑起生命防线。正如美国癌症研究所专家所言:“在癌症战争中,早期筛查是最具性价比的武器——它可能不会让你长生不老,但能确保你在与死神的赛跑中,始终领先一个身位。”

免责声明:本账号分享的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科普,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个人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执业医师。

编辑 | 雪 娟

排版 | 粘 洞

一审 | 佼 娇

二审 | 鹏 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阿器谈史
2025-11-12 17:24:46
2025-11-18 02:23:00
医悦汇
医悦汇
中国肿瘤医学新媒体
246文章数 1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韩国向日本表示强烈抗议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时尚
健康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课后延时服务引发诸多矛盾,该考虑取消了!

旅游要闻

三亚发布“四张清单” 全场景守护旅游旺季玩海安全

王妃精致到发丝,王子直接变秃子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