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动不动就说:“我老人了,靠儿女,不要儿媳女婿管。”
然而,一家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尽孝不是落在一个人身上就够了。
没有像样的家庭,老人被孝顺的概率,是很小的。
聪明的老人,都懂得因果定律,享受到了儿媳的孝顺,女婿的报恩。
![]()
代际的因果: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有一个涌泉跃鲤的典故。
东汉的姜诗,娶了庞氏为妻。
庞氏天天照顾婆婆,却因为一次风大,没有及时打水回家,被休妻。
一段时间,婆婆都不见庞氏,就责问情况。要儿子把庞氏找回来。
庞氏感激婆婆的爱护,更加孝顺婆婆。
尽孝的行为,把门口的泉水都打动了,泉眼里涌出了鲤鱼。
故事有编造的成分,但是道理很明显——婆婆维护了儿媳的权益,儿媳就心甘情愿地照顾婆婆到老。
巴尔扎克说过:“老人们最后的和高尚的过错就是总想把他们的深思熟虑、谨慎小心的美德遗赠给被生活逗得如醉如痴,被享乐引得像热锅上蚂蚁似的小辈们。”
老人把自己的美德,留给了晚辈,晚辈知恩图报。就有了尽孝的好家风。
简单来说,老人被孝顺,本是自己一手创造的。
儿媳进门了,当女儿来养。老人帮助带娃,做家务。也绝对不允许儿子欺负儿媳,保护儿媳的安全。
在儿子学坏的时候,老人就把儿子训斥,让其变好。老人变成了儿媳的后盾,自然就是一体了。
就是没有本事的老人,也可以夸一夸儿媳的好,提供情绪价值。儿媳给自己什么东西,也是可以展示的。
儿媳的过错,老人可以包容。一些家丑,老人不会外扬。
按照传统,女婿是不会长期在岳父母家的。但是岳父母不要对女婿不闻不问,只是索要彩礼、过节的红包等。
岳父母常常管教自己的女儿,让其做贤妻良母。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带娃,做家务,帮助女婿创业等。
在家庭财产分配的时候,儿女都一样。给女儿东西,也等于女婿得到一定的利益。
儿媳女婿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肯定可以的。玫瑰多了,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对儿媳女婿刻薄的老人,动不动就让儿女离婚的老人,这是把内外区别太清楚了,儿媳女婿往外推,那肯定会寒心。
![]()
夫妻的因果:爱有多深,福有多好。
有句名言:“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尝。”
自从结婚之后,儿子的钱变成了夫妻共同财产;儿子要干的事,是夫妻共同责任。女儿也是一样。
老人是否被孝顺,是儿女的义务履行,更是对儿女的婚姻的考验。
现如今,很多独生子女夫妻,要管四个老人。如果不是夫妻搭配,这尽孝的事情,是很困难的。
一旦夫妻感情不好,各管各的老人,尽孝就是难题了。
自媒体人“阿梅”,说了一件窝心的事情:她的母亲来做客七天,丈夫就一直给脸色;过了十年,婆婆老了,公公走了,被丈夫接到家里,她主动搬出去住。
婆婆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儿子的家庭散了。虽然没有办离婚,但结局很糟糕。
夫妻和睦,是一家人的福气。老人是可以沾染福气的。
被孝顺的老人,都有儿女婚姻和谐的基础。也有被儿媳女婿关照的时候。
不管是儿子端水送饭,还是儿媳端水送饭,都是一样的,不分彼此。这就是老人最应该看到的结局。
女儿来娘家伺候人的时候,女婿也会跟着来,这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
人性的因果:本性善恶,谁都难移。
有一些人,是怎么爱他,给他钱,都养不亲的。这样的人,本性就坏。
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儿女结婚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把关好,或许是儿媳女婿装成了好心人,蒙骗了大家。
反过来看,那些本性善良的人,就是婚姻不那么好,老人也不那么好,还是会尽孝。看老人孤苦,于心不忍。
我们也看了一些儿媳,离婚之后,还是把公公婆婆照顾一番。一些女婿,在妻子过世多年,还是会过年过节,去拜访娘家父母,帮助解决困难。
通常,很容易被感动,常常和老人共情,一直对孩子负责的儿媳女婿,他们的人性更加善良,老人给他们一点点好处,就会一辈子记得。这样的儿媳女婿,遇到了就是老人的幸运。
![]()
人老了,不仅仅要宣扬“百善孝为先”,还要常常想一想,回顾自己的过去,有没有善良的品质,是否对儿媳女婿,留下了一份人情。
不要指望孝顺,报恩,凭空冒出来,其根源在自己身上。
一辈子对人好,不一定100%回到自己身上,但是肯定有80%回到自己身上,还有20%是做人的问心无愧。
作者:布衣粗食。
配图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