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一柄弓、两根弦,在二胡演奏家马晓辉的指尖流淌出动人的旋律,与交响乐一起织就一幅文明交融的锦绣音画。11月16日,马晓辉二胡交响音乐会《弦咏世界》在上海音乐厅上演,张亮执棒的上海爱乐乐团与马晓辉同台演奏,让现场观众在音乐中暂别尘嚣,沉浸在东西方音韵浑然一体的广阔音乐世界中。
这是马晓辉艺术生涯中的又一次挑战,她与上海爱乐乐团在同一晚演出8首协奏曲,曲目量大、难度高,极其考验演奏者的体力、脑力与表现力。8首协奏曲中,有4首由马晓辉编创。她说:“艺无止境,希望可以在表演和创作中不断探索二胡这件乐器新的可能性,讲述民族的、世界的、古老的、创新的语言。”
音乐会后,观众排起长队,等待马晓辉签售新书《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马晓辉访谈录》。一位观众说:“马晓辉的演绎太精彩了,她好像把音符揉成了月光,连空气都裹着旋律在晃。”
![]()
马晓辉
两根琴弦连接世界
“二胡的两根弦里,藏着连接世界的密码,我想让更多人看到二胡的无限可能,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从德国石荷州国际艺术节到芬兰国际音乐节,从美国卡内基独奏厅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马晓辉带着二胡走过近百个国家,举办过1000余场“二胡与世界握手”“一把二胡行天下”系列专场音乐会。
《弦咏世界》音乐会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马晓辉专项基金主办、上海民族乐团协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艺联指导。
上半场,《命运—〈江河水〉》《引子、吟唱与快板》《天山牧羊女》都是作曲家杨立青为马晓辉量身打造的作品。《命运—〈江河水〉》取材于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1990年,马晓辉与中国交响乐团首演此曲后,这首作品便成为她将二胡推向国际舞台的里程碑。
![]()
二胡演奏家马晓辉与指挥家张亮
《引子、吟唱与快板》以山东民间乐曲《一枝花》为蓝本,马晓辉的二胡与交响乐队彼此紧扣,层次丰富。马晓辉说:“《一枝花》是二胡经典作品,配上交响乐有了不一样的听觉效果,令这枝花仿佛出水芙蓉一般。”
紧随其后的《天山牧羊女》画风一转,以新疆塔吉克族旋律为基调,将西域风情与浪漫诗意娓娓道来。马晓辉的演奏细腻灵动,牧羊女劳作时的纯真、对自然的热爱被刻画得层次丰富,仿佛一幅流动的西域画卷在观众眼前展开。
谭盾创作的《卧虎藏龙》(第一、第六乐章)更是引发全场共鸣。在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配乐中,马友友的大提琴与马晓辉的二胡深情对话,俘获了全球观众的心。这一次,马晓辉手中的二胡与交响乐配合,再现电影中的刀光剑影与侠骨柔情。
![]()
现场观众
从演奏者到创作者
演奏之余,马晓辉积极投身创作,探索用新鲜、时尚的语言展现二胡的魅力。音乐会下半场,她演绎了多首自己编创的作品。
《琴韵》是马晓辉的处女作,是她为恩师王乙教授所赠“小中胡”创作的作品,古朴深情的旋律中融入了琵琶、古筝的技法与印象派音色,琴声、哼鸣与泛音交织。“创作《琴韵》,是想借琴声表达对恩师的感恩,也想探索二胡更多元的音色,让传统乐器能承载更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
马晓辉在上海音乐厅
2000 年创作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弦之炼》,以“人与琴”的关系为主线,轻柔乐句与强烈节奏交织,展现了二胡音色的多元可能。马晓辉说:“很多人以为这首曲子叫‘弦之恋’,其实是磨炼的炼。当你遭受生活的磨炼,也要勇于追求美。此次《弦之炼》二胡与交响乐队版本的首演,希望能赋予这部作品新的诠释。”
同样由马晓辉创作的《圆梦》,也迎来二胡与交响乐队版本的首演。马晓辉用“琴弦上的交响诗”传递对音乐梦想的执着:“想用这首作品鼓励每一个追梦者,也想打破艺术的边界,让二胡能与更多形式碰撞出火花。”
![]()
排队等待签售的观众
压轴亮相的《弦咏世界》,是马晓辉特意为这场音乐会编创的新作,二胡与管弦乐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阿炳《二泉映月》的月光、《月亮河》的烂漫、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华尔兹圆舞曲》的激情,在作品中融为一体。“这部组曲如三幅音画,二胡与交响乐队在圆舞曲的韵律中同频共振,希望通过《弦咏世界》,让东西方音乐灵魂在心弦上共鸣。”
原标题:《马晓辉《弦咏世界》:从演奏者到创作者,艺无止境》
栏目主编:张熠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