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第十五届全运会上,13岁的于子迪把尘封13年的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亚洲纪录甩在身后;18岁的张展硕在男子400米自由泳触壁那一刻,改写了这一项目的世界青年纪录;滑板碗池里,13岁的邹明珂用最后一组动作逆转绝杀……这群年轻人,掀起的不仅是水花的狂飙、滑板的嘶鸣,更是一场席卷看台与屏幕的青春风暴。
所谓天才,常常是把童年“典当”给了梦想,再用成绩“赎回”公众的目光。过去,我们习惯用“梯队”形容后备力量,如今“梯队”已站成方阵,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同时,也拍醒了固有的训练理念:科学训练、体能康复、心理干预、数据建模,这些曾经看似高冷的名词,正在运动少年们的日常里被拆解成一次次划水、一圈圈转板、一趟趟冲刺。
更可贵的是,青春不只是“赢”,更是“敢”。“我就想在最后滑出最难的线,拼一下第一名。”邹明珂以0.32分的微弱优势反超对手夺冠,最后一轮,她选择用翻板动作飞越“火山”道具——那是她半决赛和决赛前两轮都没做出来的动作;于子迪在混合泳最后关头仍落后,却惊艳反超……少年们用“不怕输”的莽撞,诠释了竞技体育最原始的底色:勇气。
把镜头拉远,这样的“青春敢为”在中国体育的大幕上已反复上演。2021年,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十米台五跳三满分;2022年,18岁的苏翊鸣在首钢大跳台一鸣惊人,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2024年,黄雨婷/盛李豪“射落”巴黎奥运首金,“05后”潘展乐在男子百米自由泳大战中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从夏奥到冬奥,从泳池到射击场,少年们用一串串具体而微的纪录,把“青春”写进了世界体育的通用语。
正在举行的十五运会,已让“国内练兵”升级为“奥运预演”。少年们每一次划水、每一次腾跃,都是与世界的提前对话。浪花会平息,滑板会停转,但纪录终将一次次被青春刷新。这些“横冲直撞”的少年,已把中国体育的璀璨未来点亮,写进了每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心里。
青春无畏,中国无惧。中国何时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何时能够得到奥运金牌?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百余年前,《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光阴飞逝,这些问题都得到了铿锵有力的答案,一个曾经的体育弱国走向体育大国、强国的步伐更加有力。让我们向运动的少年致敬,向生机盎然的中国致敬!(杨兴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