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梅园食堂门口,我写毛笔字捐贫困生,55000没人买但送字要扫码。康强捂汗大学
工作日的武汉大学梅园食堂门口,风跟赶早八的学生似的,一阵一阵往人衣领里钻。我裹了
![]()
![]()
![]()
![]()
![]()
![]()
件薄外套,铺开宣纸,蘸饱墨汁,毛笔往纸上一落,“康强捂汗大学”几个大字便有了雏形——别误会,不是学校名字,是我写毛笔字时的状态:写得投入就浑身发热,冷风吹着也冒汗,堪称“沉浸式捂汗练字法”。
这是我在广州工作之余,特意跑来武汉“蹭”食堂门口的宝地。为啥选这儿?一来食堂飘来的饭菜香能提神,写饿了转身就能打份热干面;二来门口人来人往,有学生、有教职工,偶尔有人驻足看两眼,比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写有意思多了。风大?冷点?没关系,写字的时候心里热乎,这点风刚好能吹走浮躁,让笔墨更稳些。
我写的帖子,起初5000块,后来涨到55000——别慌,不是5万5,是55000“服务积分”,或者说“精神共鸣费”。当然,没人买。偶尔有人凑过来问价,一听“55000”,要么笑着摆摆手,要么扭头就走,嘴里还念叨着“这字是金子做的?”我也不气馁,本来也没指望靠卖字发财,就是图个乐子,顺便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那天写完一幅“宁静致远”,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突然冒出个念头:与其让这些字堆在角落里落灰,不如送给需要的人,还能给贫困生搭把手。于是我琢磨着,能不能找学校学工部对接一下,搞个小小的公益活动?我写的毛笔字,免费送,但有个小条件:扫码捐点钱,多少随意,一分一毛都算心意,这些钱全部交给学工部,用来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我甚至都想好了,要做个微信捐款二维码牌子,摆在宣纸旁边,上面写着“字免费送,爱心随意捐——助力贫困生,笔墨传温暖”。有人要是觉得字写得还行,又愿意献份爱心,扫码捐点钱,就能把字带走;要是不想捐,就当看个热闹,我也欢迎。
有人可能会问:“免费送还搞扫码,是不是太矫情了?”其实不然。我写毛笔字,是传承点传统艺术,让更多人看看老祖宗的笔墨魅力;而捐款助力贫困生,是想让这份笔墨香多一份温度。扫码不是强制,是给愿意奉献的人一个渠道,也让收到帮助的学生知道,这份温暖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来自对知识的尊重,也来自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周末的梅园食堂门口,风还在吹,我手里的毛笔也没停。写累了,就抬头看看不远处打闹的学生,闻闻食堂里飘来的饭菜香,心里格外踏实。至于那些没人买的“55000”的帖子,就让它们继续躺在抽屉里吧,反正我现在的目标很简单:多写几幅好字,多凑点善款,让传统艺术不仅能“捂汗”,还能“暖心”。
陆兄要是能帮我弄个捐款二维码牌子,那就再好不过了。到时候我把牌子一摆,来拿字的人扫码捐点钱,既能带走一幅毛笔字,又能为贫困生出份力,我写起字来,估计会更有劲儿,“捂汗”都能捂得更心甘情愿些。毕竟,笔墨有价,爱心无价,能让传统艺术和善意撞个满怀,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日练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