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色列校园换面包!瑞秋・库克的独特视角从哪来?

0
分享至

最近《观察家报》的创意会上,同事们总念叨一句话:“瑞秋肯定能把那件事写得精彩绝伦”。

我一开始还纳闷,这瑞秋到底是谁,能让大家这么惦记?后来才知道,她是报社的“顶梁柱”记者,近几个月因为癌症没法上班,大家想她的稿子想疯了。

我翻了翻她以前的作品,2024年11月那一个月,她就写了一大堆不同题材的文章。



有批娜丁・多里斯回忆录的,笔锋特别sharp;还有采访无党派议员洛拉・杨的,把人家童年寄养的故事写得特别动人。

本来想觉得她就是运气好,能拿到这么多好选题,但后来发现不是,她连“面包卷和面包蛋糕是不是一回事”这种小事,都能写成有观点的专栏,这能力真不是随便谁都有。

瑞秋这人最牛的地方,是能在不同风格里切换自如。

前一篇还在热情讲图像短篇小说比赛的事,下一篇就能冷静分析社会上的糟心事。



她以前的编辑尼古拉・吉尔说,不管让她试肉毒杆菌这种傻事,还是采访大人物,她都能找到故事的内核。

现在很多记者要么只会吐槽,要么只会煽情,能像她这样“两面都能打”的,真没几个。

瑞秋能写出这么多样的文章,跟她小时候的经历分不开。

她十岁就跟着家人去了以色列,在一所阿拉伯和犹太小孩一起上学的学校读书。



那时候她总用午餐盒里的奇巧巧克力,换同学萨米带的巴勒斯坦面包撒着扎塔尔香料,热乎的。

她后来写过,就是那时候知道,食物能当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我觉得这种跨文化经历真的很重要,不是谁都有机会在小时候就接触不同背景的人。

后来她回英国,从普通中学读到牛津大学,靠的就是泡公共图书馆。

她总说图书馆是“自我教育的引擎”,还在“书架人生”专栏里写那些没人注意的书。

现在大家查资料都靠百度,能沉下心在图书馆找灵感的记者,已经很少见了,瑞秋这点特别难得。



除了图书馆,美食也是她的“灵感来源”。

她写过一本叫《厨房人》的美食集,里面说自己是通过吃饭了解家族历史的妈妈家在东北部,爸爸家在黑乡,就算爸妈分开了,一顿饭也能把家人的回忆串起来。

她还特别反感“节食”“一月戒酒”这种事,每次听到都翻白眼。

搞不清现在为啥那么多人追求“瘦”,像瑞秋这样爱吃、还能把吃的写成故事的,反而更真实。

瑞秋不光爱写,还爱看书,是个“藏书狂”。

她最后一篇文章里还提到,小时候盼着企鹅俱乐部的杂志,就为了看喜欢的作家罗斯玛丽・萨特克利夫的消息。



这种对文字的热爱,不是一时兴起,是从小扎根的。

我觉得这就是她能写好文章的关键,肚子里有“存货”,写的时候才不会没东西说。

在报社里,瑞秋是大家公认的“宝藏”。

她最早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工作,还编辑过A.A.吉尔的文章那人总在稿子里塞脏话,瑞秋打电话让他删,他还笑。

后来她去《新政治家》写电视专栏,最后在《观察家报》找到了归属感。



同事简・弗格森说她是“报纸的脊梁”,每年写十多万字,还能腾出时间看各种东西。

保罗・韦伯斯特更夸张,说她写查理国王加冕礼的文章,是“《观察家报》价值观的完美诠释”。

能让同事这么夸,肯定不止是文笔好,敬业度也得拉满。

今年四月,她还没确诊癌症的时候,跟同事吃午餐,笔记本上写满了给报社新东家的选题,一页又一页。



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她就查出来癌症了。

但就算这样,确诊第一个月她还写了两万多字,说“就是想证明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我看到这的时候挺触动的,很多人遇到这种事早就垮了,她还想着写稿,这不是真爱这行吗?更让人难受的是,她才56岁,还有好多选题没来得及写,那些没出世的文章,怕是永远没机会跟读者见面了。

有人说她应该多出书,现在只出了三本太可惜。

但我觉得不是这样,她更愿意每周在报纸上跟读者聊天,讲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讲她看到的世界。



这种“接地气”的写作,比出书更有意义书可能摆在书架上落灰,但她的文章,每次读都能让人想起,原来新闻可以这么有温度。

现在再看《观察家报》的创意会,大家还是会说“这选题要是瑞秋写就好了”。

其实不用遗憾,她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把新闻的魅力留给了所有人。

对后来的记者来说,瑞秋不是“传说”,是榜样不管写什么,只要带着好奇和真诚,就能写出让人记住的东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华佗在世也难救!卧室若闻到这3种气味,说明阳气已泄尽

华佗在世也难救!卧室若闻到这3种气味,说明阳气已泄尽

古怪奇谈录
2025-10-20 15:50:42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中国航母开始下饺子!004大连开建003A上海动工 计划2028年服役

中国航母开始下饺子!004大连开建003A上海动工 计划2028年服役

军评陈光文
2025-11-17 23:36:55
法乌签署《天空盾牌-2025》协议,法国将向乌克兰交付100架阵风

法乌签署《天空盾牌-2025》协议,法国将向乌克兰交付100架阵风

史政先锋
2025-11-17 22:21:10
霍尊“复出”!4年前因情感纠纷宣布退圈,前女友涉嫌敲诈勒索

霍尊“复出”!4年前因情感纠纷宣布退圈,前女友涉嫌敲诈勒索

新民周刊
2025-11-17 17:00:04
回顾四川女教师与黑人视频被流出:如此恶性传播,坑害了多少人?

回顾四川女教师与黑人视频被流出:如此恶性传播,坑害了多少人?

就一点
2025-10-11 10:42:22
性能力强的男性有什么特征?能不能一眼识别出来?医生来告诉你!

性能力强的男性有什么特征?能不能一眼识别出来?医生来告诉你!

话史官1
2025-10-17 18:11:51
中日交涉开始,最大输家提前浮现,不是高市早苗,日本民调一边倒

中日交涉开始,最大输家提前浮现,不是高市早苗,日本民调一边倒

时时有聊
2025-11-17 20:11:23
A股:刚刚,大消息传来,释放一个信号,周二将迎更大的暴风雨?

A股:刚刚,大消息传来,释放一个信号,周二将迎更大的暴风雨?

云鹏叙事
2025-11-18 00:00:03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川大统领的分手大戏

川大统领的分手大戏

西楼饮月
2025-11-17 19:13:41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李泽洋夺全运会男子百米冠军:请苏炳添等前辈放心,中国短跑的大旗由我们来扛

李泽洋夺全运会男子百米冠军:请苏炳添等前辈放心,中国短跑的大旗由我们来扛

红星新闻
2025-11-17 22:58:14
未来的顶级巨星!开拓者锋线大将本赛季的进步幅度实在是太惊人了

未来的顶级巨星!开拓者锋线大将本赛季的进步幅度实在是太惊人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17 23:05:48
郭家一条狗引发的纠纷,愣是被身为政协委员的赵某晖作成大新闻

郭家一条狗引发的纠纷,愣是被身为政协委员的赵某晖作成大新闻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6 22:50:36
震惊篮坛!CBA最新规定:每节10分钟+第五节,真会玩,球迷不干了

震惊篮坛!CBA最新规定:每节10分钟+第五节,真会玩,球迷不干了

球童无忌
2025-11-17 19:00:33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提醒:60岁以后,牢记三不要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提醒:60岁以后,牢记三不要

涵豆说娱
2025-11-17 13:37:44
出差前关掉水电总闸,回家撞见邻居做饭,我没吱声直接报警抓贼

出差前关掉水电总闸,回家撞见邻居做饭,我没吱声直接报警抓贼

晓艾故事汇
2025-11-17 08:02:12
天津女排李盈莹发言引关注,输球虽不可怕但需重视失利意义

天津女排李盈莹发言引关注,输球虽不可怕但需重视失利意义

李帕在北漂
2025-11-18 00:03:01
归来!曾凡博与胡明轩外出逛街被偶遇,此前在澳洲养伤如今回北京

归来!曾凡博与胡明轩外出逛街被偶遇,此前在澳洲养伤如今回北京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11-18 00:54:15
2025-11-18 05:07:00
命运天注定
命运天注定
感谢关注
162文章数 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头条要闻

该聊聊琉球问题了 日本国内集体破大防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旅游
手机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艺术要闻

惊艳!全球百大美女变身顶级辣妈,居然在中国!

旅游要闻

寒潮锁京城!天安门游客冻红手也要合影,多部门护航暖透寒冬

手机要闻

华为第一款Pro Max!华为Mate 80 Pro Max四色官图公布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