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急诊室里,孩子急促的咳嗽声与哭声交织,焦急的家长抱着脸颊通红的孩子来回踱步——这波甲流来袭,儿童成为最易感染的人群。
“医生,孩子只是感冒发烧,怎么一下子就这么严重了?”在河南省儿童医院,一位家长含着泪问医生。她的小孩小明(化名)高烧40℃,喊着腿疼、喘不上气,最终确诊为重症甲型H3N2流感合并肺炎。
今年的甲流毒株主要为H3N2,与往年不同,绝大多数人对其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因此患病人数较多。
儿童感染率和发病率通常高于成年人,在流感流行季节感染率甚至高达50%左右。了解重症前兆,及时识别危险信号,是保护孩子健康的关键。
![]()
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全球每年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20-30%,在流感流行季节感染率甚至高达50%左右。
为什么甲流对儿童“情有独钟”?相比于成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更易受到病毒侵袭。
儿童甲流的症状与普通感冒不同。它起病急,儿童感染后多出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达39-40℃,高热一般持续3-5天。
除了发热,孩子还可能出现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的全身症状更重,而流涕、鼻塞等感冒症状反而不明显。
![]()
甲流本身令人担忧,但更可怕的是其可能迅速发展为重症。专家指出,孩子感冒发烧,家长需密切观察以下四个重症前兆。
呼吸明显异常是危险信号之一。当孩子呼吸声变重、频率加快,尤其危险的是出现“三凹征”——即孩子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或肋骨间隙明显凹陷。
这是重度呼吸困难的明确信号。家长也可通过计算呼吸频率判断:5岁以上儿童>30次/分,1-5岁>40次/分,2-12月龄>50次/分,新生儿-2月龄>60次/分需警惕。
精神状态异常是重要指标。孩子精神萎靡、昏睡不醒,或者烦躁不安、难以安抚,都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如果出现肢体抖动或抽搐,更是危急征兆。
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同样不容忽视。孩子出现频繁呕吐、腹泻,嘴唇干裂、哭时无泪、超过6小时没有小便,这些都是脱水的表现。
腿疼、肚子疼可能是甲流感染引发的严重反应。部分患儿会出现腹痛、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普通肠胃炎,实则可能是甲流重症的征兆。
![]()
有五类儿童在感染甲流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家长需要格外警惕。
患有哮喘、先心病、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基础病的儿童风险更高。他们的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较弱,更易出现并发症。
2岁以下婴幼儿也是高危人群,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感染后出现喘息的孩子、超重儿童以及持续高烧超过3天的患儿同样需要密切关注。
河南省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学科主任宋春兰提醒:“即便没有上述情况的健康孩子,感染甲型H3N2流感病毒后也有可能发展为重症,需密切观察。”
面对来袭的甲流,科学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抗病毒治疗需早期使用,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应用。
我国获批的儿童流感用药主要有两类四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RNA聚合酶抑制剂为玛巴洛沙韦。
其中,全年龄阶段儿童可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5岁以上可用;扎那米韦治疗流感时7岁以上可用。
对于发热处理,6个月以上儿童首选布洛芬退热,每日服用不超过4次。切记不可用酒精擦浴降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退热。
在居家护理方面,患儿应尽早隔离,房间适当开窗通风。饮食以易消化、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多补充水分。
预防甲流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也能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防止重症发生。整个流感流行季都可接种。
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勤洗手是重要一环,应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至关重要。
增强孩子自身免疫力同样不可忽视。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锻炼。
北京市医院儿科主任张纾难提醒,一旦孩子出现持续高烧超过3天、呼吸困难、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等重症征兆,必须立即就医。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切不可延误病情。
随着冬季深入,甲流活动可能将进一步增强。接种疫苗、做好日常防护、掌握科学知识,才能帮助孩子平安度过这个流感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