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爷苏州卖花15年。实习生 廖嘉仪/摄制
枯荷、干花,一辆“二八大杠”,他悠游于苏州古城,售卖自制的富有美感和诗意的花束,被誉为“姑苏城里最浪漫的大爷”。这位大爷,常出没于苏州沧浪亭、十全街一带,也早已走红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在不少市民和游客眼中,他已是苏州古城的人文IP。大爷来自山东,在苏州卖花已有15年。15年间,一束束花因他而变,而他的人生,也因花发生着改变。
以花为生
“太湖老者倪言”,与人聊上几句,大爷会递上一张名片,而这并不是他的本名。“太湖,是因为卖的荷花、莲蓬都来自太湖;倪言,是我对为人处世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用言语交流,只要我们说话,就是一家人。”大爷说。他卖花,就是与人相遇,与人交流。
![]()
太湖倪言在包花。实习生 廖嘉仪/摄
在交流中,大爷说,他来自山东枣庄,年轻时上过大学,在中学教过物理,还做过工程。上世纪90年代初,他到苏州谋生,“春天卖风筝,夏秋卖水果,冬天卖干果。”随着季节变换,他卖的东西跟着变换。直到15年前,他开始卖花。
大爷所卖的多为荷花和莲蓬,而颇有特色的是,他还卖枯荷和干花。“我是观察到苏州人对文化的需求,想让花多一点诗意和古味,就赶紧动脑筋,做出了干枯的荷花莲蓬。”在枯荷与干花的基础上,在街头见多了年轻人手捧的花束,大爷再次创新,开始自己设计、包扎花束,渐渐受到欢迎,热度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
细看大爷的花束,简约却有巧思。“我最早包花束的时候,对历史文化方面考虑得少,主要用彩纸,取它的颜色。后来发现买花的年轻人中读书的多了,就改成书法纸。而放莲蓬是因为‘蓬荜生辉’,寓意好,无论送给谁、放在哪里都适合。”大爷一边说,一边娴熟地包花。只见他把南天竺绑在莲蓬的杆上,搭配上干荷花等,再多一些花草点缀,包上书法纸,一束花就完成了。
然而,这在很多人看来富有诗情的卖花日常背后,曾是大爷沉重的生活。为供一个儿子出国留学,他曾借下一笔大额贷款,直到7年前,他才将这笔钱还清。他的其他孩子上学,他也需要补贴费用。那段时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生活中脱离不了的担子”。
以花为伴
近几年,儿女陆续成家立业,大爷其实可以歇一歇了。儿女曾劝大爷别再卖花了,但他已闲不下来。他说,现在的生活挺好的,早起收拾干花,推车出摊,一天走上几万步,既能锻炼,还能遇见人。他已习惯了由花陪伴的生活。
大爷常出没于沧浪亭、十全街附近,是因他的住处,就在附近。走到十全街网师园旁的一条弄堂深处,是大爷十多平方米的“家”,这是他租下的小屋。
![]()
“移动花摊”。实习生 廖嘉仪/摄
这间小屋里,从天花板到地面,堆满了枯荷、莲蓬、树枝与各种包装材料,一张床铺也被花束淹没。
小屋虽然狭窄,但大爷看中了房间外有一方天井。每天下午2点,阳光能透过天井洒进房间,停留2个小时。那是他最喜欢的时刻。
小屋里与花相伴的,还有书。靠墙,有一面书架,摆着两排书籍,有《南北朝演义》《孤星传》等。大爷喜欢看书,每天上午在屋子里收拾干花时,他干一会儿活,看一会儿书。外出卖花时,他的车后座里也有本书,走累了,他便倚着自行车看一会书。见有的年轻顾客对他的书感兴趣,他还会借书给他们看。
大爷说,看书要反复品读,正如他一次次外出卖花,每次卖花,体验都不一样。
以花为媒
在小屋,大爷与花相伴。外出时,花是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结。
若天气晴好,便下午4点出门,这是大爷卖花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上午人们赶着上班、上学,只有傍晚时分,在回家途中才会有闲情买束花。
于是,当“外面的人有闲情时”,大爷推着他的“二八大杠”出门了。自行车推过小巷,车轮碾过石板路,满车荷花、莲蓬微微颤动,“沙沙”作响。这个在小红书等平台上走红的“移动花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真漂亮!”“我在小红书上刷到过!”当大爷来到街头,很快引来众人拍照打卡。
到晚上6点左右,为了躲避晚高峰,大爷又将自行车推到小巷里,在路灯下不紧不慢地包扎起新的花束。“晚上买花的人也挺多的,很热闹。”等晚高峰过后,大爷还要继续到街头卖花。有时,他会将车推到寒山寺等更远的地方,走完“每天五公里”的目标,直到路上的人少了,他与满车花束的剪影,融入更浓的夜色中。
![]()
顾客在买花束。实习生 廖嘉仪/摄
外出卖花的时间长了,与大爷有过交集的人也多了。他的邻居何先生,就常与他相伴外出。“他待人极随和,无论买不买花,他都以朋友相待,所以大家都喜欢和他聊天。”在何先生眼中,大爷是个温和的人。在沧浪亭附近,大爷偶遇了同样推车外出卖烤红薯的人,因是山东枣庄的老乡,自然话就多了一些。有时,他会遇到“体贴”的顾客——丈夫要讲价,却被妻子拦住了。而今年春天,他的花束还吸引了一群来自希腊的游客,他们希望大爷能将花邮寄到异国他乡。
大爷不完全知道的是,以花为媒,更多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还在述说着他的故事。“在苏州街头偶遇78岁爷爷的移动花铺,审美真的很好。有个小孩很喜欢一直在旁边转,爷爷好大方,直接送了一朵给她玩。”在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留言道。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大爷和他的花一度成了热帖的关键词,很多网友将与大爷的相遇当成了一件美好的事。
“卖花的爷爷的心里一定住着一个文艺青年。”热帖后面,有一句留言获得了较多赞同。(苏报融媒记者 叶永春 实习生 沈语侬/文)
编辑:钱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