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最近的雷军和小米,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危机。
01
雷军连发三条微博:好看和安全不矛盾!
曾经的小米,是产品性价比的代表,是造车的典范;曾经的雷军,是没有架子的大佬,是平易近人且有求必应的企业家。
可一夜之间,在小字营销、虚假宣传以及汽车安全性等质疑之下,雷军和小米的口碑正悄然发生转变。
甚至有很多人开始举报雷军的视频,并称这种群体性行为为“炸雷行动”。
对于舆论的疯狂质疑,一向很少回应的雷军竟然亲自下场展开反击,看来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11月16日上午,前一天刚刚宣传完小米精英驾驶·赛道体验日的雷军,突然话锋一转针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展开了讨论。
而雷军讨论小米汽车安全性的方式也很特别,他并没有发表新观点,而是放出了四张过往发言的截图。
雷军表示:“这是小米SU7发布之前我发的微博,我谈对安全的理解和SU7的研发标准。”
![]()
第一张截图中,雷军于2023年12月28日称:“小米汽车采用最严苛的安全标准来设计,车身采用钢铝混合车身,高强钢和铝占比超过90%,高强钢最高的强度2000MPa。出色的结构设计,整车扭转刚度达到51000Nm/deg。”
![]()
第二张截图中,同一天雷军再次表态:“电池是电动车最核心,也是最贵的部件,小米采用了最严苛的安全标准。现在正值冬天,小米也立志做冬季续航王,在热管理方面也有非常多创新。”
![]()
第三张截图中,雷军于2024年1月3日表示:“小米汽车,安全高于一切。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电池安全、隐私安全,四重保障,全面守护。”
![]()
第四张截图中,雷军又在2024年1月4日称:“安全无小事,安全高于一切。我们按最严苛的三大标准来设计:C-NCAP2024版,五星安全标准;E-NCAP2023版,五星安全标准;C-IASI2023版,3G+优秀安全标准。”
雷军突然“挖坟”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两点:
一是近期小米相关的舆论争议进一步升温,甚至全网都掀起一股抵制小米和雷军的浪潮。身为小米掌门人,又是争议的主角,雷军再不发声,事态将一发不可收拾;
二是在诸多争议与质疑中,雷军去年4月的一段采访又被翻出,他当时表示 “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还称 “轮毂最难设计”。而这段话正成为很多网友质疑小米造车重颜值轻安全的主要论据。
所以雷军这次亲自下场,与其说是自证,更像是一次辟谣。
而从雷军翻出的过往言论来看,小米汽车一直很重视安全问题,也一直在技术开发上努力提升小米汽车的安全性。
![]()
对此,此前提车曾被雷军转发祝贺的数码博主“科技新一”也表示:
大家不能因为小米汽车颜值高就说小米汽车安全质量不行。就像你不能因为一个人长得好看,就说人家学习不好一样。
小米的做工用料是公认得好,而且还拿过很多安全测试第一。一辆车可以既好看又安全,就像一个人可以既漂亮,成绩又好,一个道理。
02
雷军认为好看与安全不冲突,网友:还是矛盾!
在翻出过往言论截图,力证小米重视汽车安全后,雷军在1个小时后再次转发这条微博,并补充道:“这些内容是2023年底和2024年初的。”
![]()
很明显,雷军想表达的观点意味深长:从立志造车到开始造车,这一路走来,安全始终是小米汽车的第一要务。不存在如今才开始重视一说。
![]()
随后雷军开启了自己的第三弹反击,他再一次转发那条微博表示:“在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我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矛盾吗?还是在这次采访,我谈设计时候说轮毂最难设计,这有啥问题?”
他再度声明了自己的两个观点:
首先,他确实说过“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但这与“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并不矛盾;
其次,他又一次强调,“轮毂最难设计”这个说法也是没有问题的。
请从雷军列举的数据分析,小米汽车的确没有在安全问题上偷工减料。他曾提到的三大安全标准,就像是汽车安全领域的“三大名校”,小米汽车一口气要拿所有名校的“最高奖学金”。
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这是国内的“主考场”,2024版是最新、最严的考卷。小米直接瞄准五星,意味着在设计之初就对标国内最高安全要求。
E-NCAP(欧洲新车评价规程):这是全球公认最严苛的“国际考场”之一。要在2023版拿五星极难,对行人保护、智能安全辅助系统要求极高。小米敢于挑战,说明其安全设计是国际一流水平。
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这是由保险公司主导的“魔鬼考场”,尤其关注维修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测试标准往往比NCAP更“不留情面”。获得最高的“3G+”评价,证明车辆在低速碰撞中能有效控制维修成本,在高速碰撞中则能最大限度保护乘员。
一家车企如果只想“应付了事”,通常会只针对某一项标准进行优化。
而小米同时瞄准全球三大最严苛的标准,并且都是最新版本,这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在车身结构、材料、气囊、智能驾驶辅助等方方面面都做到顶级。
这恰恰证明了小米在安全上没有走捷径,而是下了血本,用最高的标准来确保万无一失。这绝不是偷工减料能做到的,反而是加料加码的体现。
可即便如此,评论区依然对于雷军的辟谣不买账。
![]()
有人调侃:“雷总,你需要颜值的时候,说颜值是第一位的,现在不需要了,又变成安全是第一位的了吗?”
有人反驳:“你的200瞬间刹停也是断章取义吗?”、“雷总你能不能实测一下200公里怎么做到瞬间刹停?”
![]()
还有博主表示:“读了很多遍我还是觉得矛盾的,既然定了一个第一,其他都得从第二顺位排了,不存在并列又不是说的是’之一‘。中国航天说的“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这种就不会让公众理解错误产生歧义。”
只能说,网友产生这样的质疑,并不是大家不相信小米在安全上下了大功夫。而是反感其营销的方式,充满了太多矛盾之处。
雷军和小米经历的这次舆论危机,问题恰恰出在在过往一系列营销行为的“矛与盾”上。
![]()
当“颜值第一”这类感性口号,与“安全至上”的严肃承诺并存时,就如同用最锋利的矛去刺最坚固的盾,从此便留下了被断章取义和引发误解的空间。
这个问题,在小米顺风的时候,也许大家并不在意。可当小米的争议集中爆发时,便会成为鸡蛋里的那个骨头,也许是致命的。
本质上,小米的一系列问题,还是为了追求营销效果,被流量反噬了。当流量褪去,唯有扎实的产品与始终如一的诚信,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