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杨同牛带着妻子汤建快离开邵阳,他推着一辆改装过的小车,没有告诉其他人,妻子因为重度抑郁不爱说话,有时候还会走丢,杨同牛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带她到远处走走,找一个安静地方住下,他们没带多少钱,也没找记者帮忙,就用帐篷、炉子和压缩饼干过日子,慢慢往前走。
![]()
路上头几天,两个人基本都不怎么说话,走到雅江那边的时候,赶上了连着下了三天的大雨,泥石流差一点就把他们躲的那个工棚给冲垮了,杨同牛搂着直发抖的老婆,嘴里不停念叨“不怕不怕”,外头的雨哗啦哗啦地下,里头就只有他们两个的呼吸声,那天晚上,老婆第一次主动开口说,“老杨,咱们还是回去吧,别把你累坏了”,杨同牛没接这话,抬起头来指着天上的星星让她看,她看了好一阵子,眼神慢慢就有点不一样了。
![]()
到了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杨同牛的手一直发抖,连帐篷绳子都系不上,他老婆就蹲下来帮他弄好,后来在路上遇到一位藏族大叔,收留了他们,还送给他们糌粑吃,又碰到一个骑车少年因为高原反应倒在地上,他们俩一起过去帮着把人抬起来,这些事看起来不算什么,可对他老婆来说,却像是重新跟周围的世界一点点连接起来了,她开始主动和路上的人说话,拍下路边的花草,晚上还会和丈夫一起商量第二天该往哪里走。
![]()
最让人意外的是,有天早上杨同牛醒来,发现老婆已经把行李收拾好了,她自己蹲在帐篷外面看日出,到拉萨那天他们在布达拉宫前拍了合影,老婆笑得挺自然,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杨同牛一边走路一边录视频,粉丝慢慢涨到几万,打赏的钱贴补了些路费,他没想过要红,只是觉得应该记下来留给以后看。
![]()
在家休息了两个月,老婆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她开始动手做饭、清洗衣服,还主动去和邻居聊天说话,到了2025年三月,她自己提出想去新疆走走,理由是去年路上认识的骑友说那边风景更好看,杨同牛没有阻拦她,他知道这趟出门不是旅行结束,而是换个地方继续过日子。
现在很多人经常说压力大、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劝人想开点,但杨同牛没讲这些道理,他只是陪着老婆一起走路,一起搭帐篷,一起吃饭,一起看天,重复做这些事让脑子慢慢静下来,心理学上说,换一个环境加上身体活动确实能减轻焦虑,杨同牛不是专家也不懂术语,但他发现老婆在动起来的时候心里也跟着动了。
![]()
有人看了他们的经历,说自己试过每天走五公里路,确实感觉心里轻松不少,还有家属提到,周末陪家人出门走走,比总催着去看医生更管用,当然也有人提醒说,这种方式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只能算是个辅助,杨同牛从来没说“我把她治好了”,他只说“我们还在继续走”。
这件事能火起来,不是因为故事有多感人,而是因为内容太真实了,没有团队策划,没有资金支持,连宣传动作都没有,就是两个普通人用最笨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现在很多人总想找最快的路,可有时候,那条看起来最慢的路,反而让人走得更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