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30多所澳洲学校被紧急关闭!
11月中旬,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CT)及周边地区突然爆出一起令人震惊的教育安全事件:数十所学校因为课堂中使用的儿童彩色沙粒被检测出含有石棉,随即被迫紧急关闭。
![]()
这些看似无害、用于感官游戏和手工创作的彩沙产品,竟潜藏着一级致癌物:石棉,让孩子们的天堂课堂瞬间变作危机现场。
彩沙疑染石棉:学校接连停课、教室成封锁区
事情起始于监管机构的一次抽检:多款儿童用彩色沙产品被发现含有石棉纤维。儿童艺术区常见的那些彩沙,不再只是五彩缤纷,它们的成分骤然成为焦点。
![]()
教育主管部门在收到报告后迅速采取行动:ACT地区教育部门连夜展开调查、清查存货,并在第一时间关闭多所学校。短短几天内,约30所学校宣布全面或部分停课。与此同时,产品召回、零售下架也同步启动。
封锁区域包括教室、储藏室、甚至某些学校的美术角落。工作人员穿起白色防护服,在教室里仔细排查、拍照、清点这些幼儿玩具级别的彩沙。家长和师生被推进紧急状态:“孩子在教室做手工,没想到竟有石棉问题。”
![]()
各州反应不同:部分全面关闭、部分观望中
尽管错误扫荡范围迅速扩大,但不同地区的反应节奏却迥异。ACT地区高规格反应——几乎关闭了数十所学校;而昆士兰则采取较为稳妥态度,仅针对确认使用问题沙产品的学校实行关闭,其他学校继续运营。维州、新州、南澳等地则暂时维持正常教学,仅发出安全提示。
这种“不一致”的响应也引发诸多争议:为何一些学校迅速关门,而其他地区却仍让课堂照旧?许多家长表示焦虑:“我的学校有用那个彩色沙,我怎么确认?”教育界人士指出,此次事件暴露了全国学校在教学用品、消耗品安全审查上的薄弱环节。
![]()
石棉为何可怕?沉默时间长、风险未来还在
石棉,听起来遥远,却在无声中潜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任何形式的石棉纤维被吸入后都可能埋下健康隐患。关键在于:即便暴露量极低,潜伏期也可能长达十年、二十年。
![]()
专家解释:若彩沙被破碎、研磨,纤维有可能飘散;而在密闭教室里,尽管目前检测出“空气中纤维含量极低”,但基于“谨慎原则”,关闭学校、排查设备成为唯一安全选择。此次事件不仅是一场教室里的危机,更是教育用品监管体系的一次警钟。
写在最后:五彩沙背后的安全隐忧,家长与学校如何应对?
彩色沙曾是幼儿园、美术课上的“万能神器”,如今却被迫脱下彩衣,变为安全隐患。对于家长而言,这不仅是“孩子手中那桶沙”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信任问题:学校教具的安全,是否真的有保障?
而对于学校与监管机构而言,这次危机提醒大家:消费品安全、进口监管、教育用品筛查,缺一不可。彩沙只是导火索,更广泛的问题是:当儿童教室里的“游戏工具”可能成为健康隐患,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守住那条安心的红线?
在此背景下,家长可主动做三件事——检查孩子是否使用召回名单内的产品、若有则按指南妥善处理、并继续关注学校官方通知。因为我们希望,不是“校门关闭”才能提醒我们安全,而是“校门每天开”也能安心。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所在地区学校有没有用过那款彩色沙?家长、老师你对这次事件有什么看法?我们一起聊。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
更多新闻热点追踪
请点下方关注获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