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万月薪得到只是凄凉的晚年?高价养老信托隐秘真相很扎心······

0
分享至

深夜刷到一条关于法国的养老热帖,看得人喉咙发紧。

谁能想到,有房有养老金还有四个子女,91岁的法国老人竟在月薪3万的高价私立养老院里过得步步维艰?本该安享晚年的她,不仅个人物品接连被盗,脸上莫名出现淤青,连该有的治疗都被悄悄省略了,唯一的慰藉竟是女儿带她吃的一顿麦当劳。

这不是虚构的悲情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法国的养老困境,背后牵扯出的第三方监管漏洞与人性的考验,让每个看完的人都忍不住心头一紧——我们老了之后,会不会也这样?

先给大家捋捋这个帖子的来龙去脉。

这位91岁的老人患有阿兹海默症,先生去世后卖掉了房子,用这笔钱和自己不低的养老金支付养老费用。一开始她租住在外面,聘请居家护理人员照顾,日子还算平稳。可随着病情加重,夜间护理成了难题,四个子女年纪也大了,没有能力亲自照料,还有两个子女生活拮据,无法提供资金支持,公立的养老院又一床难求,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一家每月收费3600欧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的私立养老院。

本以为高价能换来安心,没想到麻烦才刚刚开始。因为子女们在赡养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按照法国相关规定,法院给老人指派了一位“托管人”,专门负责处理她的财务事宜,核心就是保证老人能支付包括养老院费用、托管人报酬在内的所有账单。可这一看似公平的制度设计,却成了子女们维权的拦路虎——自从有了托管人,养老院就只认这个“对接人”,子女们提出的护理诉求、反映的问题全都石沉大海,他们彻底失去了对母亲养老事宜的话语权。

女儿每次去探视,都能发现新的问题。老人的眼镜、枕头、毯子、衣服接连失踪,连结婚戒指这样具有特殊意义的首饰都不翼而飞,子女们补送过去的物品,不出两周就会不翼而飞,询问养老院时,对方永远是“一问三不知”的态度。更让人揪心的是,有一次探视,子女们发现老人下巴上有一道深深的淤青,追问之下,养老院没有任何人能说清淤青的来源。而本该按时进行的治疗,老人也没参与几次,病情在一年时间里急剧恶化。



这则热帖下方,几百条评论看下来让人触目惊心,不少网友分享了类似的经历。有人说自家老人在养老院被故意冷落,呼叫帮助时护工假装没听见;有人吐槽养老院的饭菜堪比“猪食”,高价收费却连基本的营养都保证不了;还有人爆料,部分护工甚至会故意克扣老人的日用品,转头拿去变卖。这些真实的反馈,撕开了法国高端养老产业的光鲜外衣,露出了内里的粗糙与冷漠。

而且,法国私立养老院的丑闻并非个例,早就被媒体多次曝光。中新网2019年就报道过,巴黎南郊一家口碑不错的“大雪松之家”养老院,一名工龄9年、还负责培训新护工的老员工,凌晨在老人按响急救铃后,不仅辱骂老人“闭上你的嘴,老家伙”,还动手扇了老人耳光,这一幕被老人家人偷偷安装的摄像头完整记录下来。而这起事件曝光时,院方最初还以“老人神志不清”为由,试图为护工开脱。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丑闻背后藏着系统性的问题。新民网2022年的报道显示,法国电视二台的调查节目曾卧底知名养老集团高利昂(Korian)旗下的养老院,发现该集团为了追求最大盈利,想尽办法降低成本。没有护理资质的记者竟然能轻易应聘到护理岗位,院内人手严重短缺,老人连上厕所都没人陪同。内部文件更是暴露了极端的成本控制手段,甚至要求老人喝的菜汤里不能加法式烹饪中常规的碎面包渣。更离谱的是,养老院还会虚报职工人数,以此骗取更多公共资助。



另一家养老巨头多慕维(DomusVi)也被查出通过海外账户避税,甚至吸引私人高价投资养老院房间后,又将养老院搬迁,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约定的房租收益。这些盈利至上的操作,最终牺牲的都是入住老人的权益。法国国民议会的调查显示,盈利性养老院接待的老人占比已达20%,但监管的缺失让这些机构的运作缺乏透明度,老人的福祉成了利润的牺牲品。

法国研调统计局(DREES,法国社会事务部和卫生部属下研究调查评估统计局)2018年的调查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法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入住养老院(EHPAD)的费用中位数为每月1850欧元,而营利性养老院的月费中位数高达2420欧元,远超法国每月1500欧元的平均退休金水平。为了支付这笔高昂的费用,33%的老人不得不出售自己的资产,45%的老人担心未来会入不敷出。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养老院里的老人平均入住3年4个月后就会去世,这里对很多人来说,成了生命的最后一站。

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法国养老院长期存在的医护人员短缺困境。法国审计法院2022年的报告指出,养老院的“结构性弱点”在疫情期间暴露无遗,许多养老院没有专职医生,难以招聘和留住足够的护士和护理人员。即使在非危机时期,这种短缺也会直接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法国老年服务管理者协会透露,目前法国失能老人休养院的医护人员配比远未达到理想标准。尽管法国计划在2025年前再招募1万名医护人员,但面对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这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养老困境并非法国独有。英国的养老院也频繁爆出类似丑闻。英国《每日记录报》前不久报道,苏格兰卡斯尔希尔养老院被曝光系统性忽视老人,86岁的痴呆症老人芭芭拉・科尔在院内被剥夺止痛药,长达36小时未被移动,体重骤减形如“集中营受害者”,最终转院后五周便不幸离世。英国广播公司的卧底调查还发现,这家每周收费高达1800英镑的养老院,存在老人被暴力摇晃床铺、超12小时滞留于脏污失禁垫中无人照料等恶劣情况。



回到开头提到的“托管人”制度,这本质上和现在流行的信托一样,都是希望通过第三方监管来保障权益。可现实却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再完美的条款,也挡不住人性的贪婪与懈怠。法国的托管人本该是老人权益的守护者,最终却变成了单纯的“收费账单管理者”,对老人的实际处境漠不关心。这种第三方监管的失灵,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先例。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25年的报道提到,英国曾发生麦克威尔养老金挪用案,受托人将8.5万职工的企业年金用于填补关联公司的债务,最终导致公司破产,职工养老金血本无归;日本AIJ养老金欺诈案中,相关机构虚报240%的年回报率,导致88万企业员工深受其害;美国斯图特贝克公司破产后,7000名工人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直接“灰飞烟灭”。这些案例都证明,第三方监管的核心不在于条款有多细致,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约束机制和透明的监督体系,否则所谓的“保障”不过是镜花水月。

让人五味杂陈的是,那些在法国爆出丑闻的养老巨头,早已把业务拓展到了中国。据相关报道,法国欧葆庭(Orpea)养老康复集团2013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南京等地开设了高端养老院,入住率居高不下,南京的机构甚至已经住满。该集团中国区CEO曾表示,要把国际化的理念和高品质的服务带给中国市场。只是不知道,那些在法国本土暴露的管理漏洞、盈利至上的经营逻辑,是否会随着品牌一起进入中国?

引入国际知名养老品牌确实能提升国内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选择,但连法国本土都无法解决的行业乱象,到了中国会不会因为监管环境的差异而变本加厉?连有完善社保体系的法国都乱象横生,国内的养老问题会不会更复杂?



其实说到底,养老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有没有钱、有没有机构,而是如何在制度设计中守住人性的底线。法国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有高额的费用、看似严谨的第三方监管、数量可观的子女,当监管缺位、机构逐利、从业者缺乏敬畏之心时,老年人的权益依然会被肆意践踏。而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突出。

从那位91岁的法国老人身上,笔者似乎看到了自己凄凉的晚年。当我们年轻力壮时,总觉得养老是遥远的事情,可岁月从不留情,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到那时,我们是否能拥有体面的生活?所谓的养老保障,究竟能靠得住吗?是相信制度的完善,还是依赖子女的孝顺,亦或是寄希望于自己积攒足够的财富?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养老体系的完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制度的约束、监管的到位、从业者的良知,更需要整个社会对老年人权益的重视。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提前思考养老问题,或许不是为了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而是为了在未来的某天,不至于像那位法国老人一样,在无助中度过余生。

那么问题来了,当盈利性成为养老机构的首要目标,当第三方监管频频失灵,我们该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人文关怀?当老龄化浪潮席卷而来,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才能真正守护好每个人的晚年尊严?这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时代命题。

引用来源:中国新闻网、新民网、家庭医生在线、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法国研调统计局(DREES)、法国国民议会调查总结、法国审计法院报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申真谞走下神坛,中国围棋抬眼一看:对手呢?

申真谞走下神坛,中国围棋抬眼一看:对手呢?

真理是我亲戚
2025-11-16 11:07:58
沈伯洋国会门口叫板,重庆立案72小时,184万美元资金链引关注

沈伯洋国会门口叫板,重庆立案72小时,184万美元资金链引关注

温辞韫
2025-11-17 15:23:19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单月耗电上万度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单月耗电上万度

新京报
2025-11-17 08:10:52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近史博览
2025-11-15 17:57:41
奥沙利文:希望和已经十多年未见的大女儿重归于好

奥沙利文:希望和已经十多年未见的大女儿重归于好

罗克
2025-11-17 10:53:11
等了27年,挪威凭什么重返世界杯?答案可不止一个哈兰德这么简单

等了27年,挪威凭什么重返世界杯?答案可不止一个哈兰德这么简单

里芃芃体育
2025-11-17 07:53:15
被催下台,道歉后,高市派人访华求和,该轮到中国出牌了

被催下台,道歉后,高市派人访华求和,该轮到中国出牌了

虎哥闲聊
2025-11-17 14:24:35
火箭117-113魔术!无解的不是4连胜,而是申京赛后对杜兰特的表态

火箭117-113魔术!无解的不是4连胜,而是申京赛后对杜兰特的表态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7 15:43:13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澎湃新闻
2025-11-16 17:01:02
赵雅芝名利心太强了!举办完50周年派对后,回宾馆睡到第2天下午

赵雅芝名利心太强了!举办完50周年派对后,回宾馆睡到第2天下午

乐悠悠娱乐
2025-11-17 10:21:08
马斯克确认:FSD V14.2 版本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马斯克确认:FSD V14.2 版本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我不叫阿哏
2025-11-17 11:35:18
至此,蔡振华留下的王牌全部打完了

至此,蔡振华留下的王牌全部打完了

中场阴谋家
2025-11-01 08:18:57
毛主席开会烟没了,见李先念抽雪茄,问:这么好的烟,咋不告诉我

毛主席开会烟没了,见李先念抽雪茄,问:这么好的烟,咋不告诉我

历史龙元阁
2025-11-16 15:15:04
苏-57与“产品30”发动机亮相迪拜航展 三维推力矢量技术露真容

苏-57与“产品30”发动机亮相迪拜航展 三维推力矢量技术露真容

hawk26讲武堂
2025-11-17 13:39:44
广东两名CBA球员,全运会U22淘汰赛合砍0分1误,球迷:赶快清除掉

广东两名CBA球员,全运会U22淘汰赛合砍0分1误,球迷:赶快清除掉

南海浪花
2025-11-17 14:10:04
杭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待售二手房从165800套减到了163053套

杭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待售二手房从165800套减到了163053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16 19:07:51
穿衣打扮选择适合自己的肤色和气质的颜色和款式才是最重要的

穿衣打扮选择适合自己的肤色和气质的颜色和款式才是最重要的

牛弹琴123456
2025-11-16 09:52:07
阿里巴巴美股夜盘涨超5%

阿里巴巴美股夜盘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0:51:06
双杀!8战全胜狂轰37球!神锋帽子戏法!2场5球挺进附加赛

双杀!8战全胜狂轰37球!神锋帽子戏法!2场5球挺进附加赛

足球大号
2025-11-17 14:49:21
商家失联!天津一品牌疑似跑路,已充值钱款无法找回!官方回应最新后续···

商家失联!天津一品牌疑似跑路,已充值钱款无法找回!官方回应最新后续···

天津人
2025-11-17 15:38:06
2025-11-17 16:24:49
凑近看世界 incentive-icons
凑近看世界
希望这是一个有趣的世界
3476文章数 15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旅游
房产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亲子要闻

娃娃手指跟爸爸一模一样,从甘肃过来就想让小手漂亮一点

旅游要闻

安徽黄山:云涛卷翠 天地共成诗画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