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不同,今年的洛杉矶车展提前被一台日系中大型 SUV 抢走了注意力——新款日产 Pathfinder。可真正让中国车迷躁动的不是那颗 3.5L V6,而是它那股子“路虎发现5”味儿的硬派精致感。可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被理想、问界和自主插混统治的市场,它到底值多少钱,消费者才会真的伸手?
![]()
美版 Pathfinder 改款后更像一台“精修后的方盒子”。更大尺寸熏黑格栅、发光 LOGO、拉长的灯带,再加上那种介于蓝与绿之间的 Baltic Teal 新配色,都在往高级质感靠。说实话,这台车如果开到国内街头,视觉冲击力比现在街上 80% 的奶爸车更强烈。日产这次至少在脸上,没有偷懒。
![]()
车尾依旧简洁,隐藏排气保证质感不崩。整体比例比现款探陆更紧致,一眼看过去确实有点“平价发现5”的味道。日产以前的设计总是偏软,这次反倒找回了早期 Pathfinder 那种“走野不走柔”的骨相。这股子硬朗审美,中国现在还真不多见。
![]()
内饰部分更是日产这两年少见的清醒。全系标配 12.3 英寸屏幕、无线 CarPlay/Android Auto、15W 风冷无线充电,甚至还把英菲尼迪那套透明底盘搬过来。虽然达不到新势力那种“屏幕一墙”的质感,但放在合资体系里,这套升级称得上够用、够现代,也够诚意。
![]()
但所有这些讨论都绕不开核心现实:中国消费者不再为“更新外观和尺寸变大”买单。大家在乎的,是动力、能耗、智能化和价格。美版 Pathfinder 继续用 3.5L V6,这在北美是卖点,在中国市场几乎等于宣判死刑。油价、税费、策略、定位,全都不站它这边。
![]()
更关键的是,中国消费者的心智已经完全改写。现在买中大型 SUV 的主流群体,不会因为一台车好看就掏三十万;他们问得最多的永远是——跑高速谁更稳、城区 NOA 谁更丝滑、第三排能不能坐人、后备箱能不能塞两辆婴儿车。传统油车的卖点,已经严重过时。
![]()
况且,本质上 Pathfinder 已经以“探陆”的身份来过中国。国产探陆 23.98–30.18 万的定价在账面上不虚,可十个月卖 6284 台、十月卖 547 台,说明中国用户对“纯油、七座、合资”这套组合早就没兴趣。探陆已经证明了:在中国,日系的空间、舒适、耐用都不再是稀缺品。
![]()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日产真的决定把“美版 Pathfinder 美学”带回中国,它得在哪些地方彻底换脑子?首先动力必须国产化、电气化。2.0T+e-Power 是唯一有资格进入市场讨论的方案。日产的混动并不算强势,但至少能把“油老虎”标签洗掉一半,让用户愿意走进店里。
![]()
但即便换成混动,它想在理想 L6、问界 M7、银河M9 插混这些狠角色包围下活下来,就只有一条路:不能贵。日产想的不一定要赢市场,但至少得让消费者觉得“我花这钱,值”。在智能化上日产没有优势,续航上也无法压制插混,唯一能下功夫的就是价格与定位。
![]()
从英菲尼迪 QX60 的国内售价倒推同平台 Pathfinder 的定位,这车如果真国产化混动化后上市,定价只能落在两档区间里:22 万左右的入门价,27 万以下的顶配价。再往上走一步,它就会面向空气;再往下压一点,它倒能成为懂车人的暗号——但日产不会为了销量做到那么极限。
![]()
而终端还得保留 2 万左右的优惠空间,用户看到“落地 23 万买中大型混动日系 7 座”这种选项,才会真正动心。否则它就会重复探陆的命运:不难看、不难开,但没有任何爆点,难有波澜。
![]()
不过它确实有潜力成为“小众用户的理想车”。这群人不追逐三大屏、不追求 NOA 领航,他们要的是:更接近“越野车审美”的城市大车、更耐用的机械品质、更多元的生活场景。而 Pathfinder 恰好踩中了这些点。尤其那种轻度越野与拖挂能力,是 L6、M7 无法匹敌的另一种气质。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留给你们:
如果它国产混动化,起步 22.98 万,你会不会买?
如果是 25.98 万,你还会心动吗?
如果 28.98 万起,你是不是连看都不会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