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会议,将决定这家机器视觉领域"隐形冠军"的资本市场之路。
11月21日,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迎来科创板IPO上会审议。这家拟募资12.14亿元的工业机器视觉企业,凭借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已服务比亚迪、小米、蔚来等头部车企。
此次上会,不仅关乎易思维自身的发展命运,更是检验机器视觉这一智能制造关键赛道成色的试金石。
PART 01
行业风口:机器视觉迎来黄金发展期
机器视觉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感知之眼",正伴随着智能制造浪潮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销售额保持稳健增长,增速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这一增长势能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锂电等下游行业的强劲需求驱动。
政策层面同样暖风频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工信部等部门也连续出台政策,推动机器视觉在工业质检、智能巡检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市场分析预计,2025-2027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以上,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PART 02
核心优势:汽车制造领域的深度布局
易思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汽车制造这一高端领域的精准卡位。
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视觉检测系统、视觉引导系统和视觉测量系统,全面覆盖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环节。从焊装、涂装到总装,易思维的机器视觉设备为汽车质量保驾护航。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客户粘性。不仅服务于比亚迪、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还成功进入小米汽车供应链体系,彰显了其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2024年,易思维在中国汽车整车制造机器视觉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已达22.5%,位居行业第一,成为这一细分领域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
PART 03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构建护城河
在技术层面,易思维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构建了较高的竞争壁垒。
公司突破了国外厂商在汽车制造机器视觉领域的长期垄断,其技术成果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被院士专家组鉴定为"整体水平国际先进,部分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机器视觉领域长期由康耐视、基恩士等国际巨头主导。易思维的崛起,代表着中国本土企业在高端工业视觉领域的突破。
公司注重核心技术团队建设,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寅作为实际控制人,带领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在3D视觉处理、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深耕。
PART 04
科创属性:硬科技成色面临检验
作为科创板IPO企业,易思维的科创属性是否符合要求,将是上市委关注的重点。
从研发投入看,公司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支出,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不过,监管机构可能关注其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从行业定位看,机器视觉属于人工智能范畴,高度契合科创板"硬科技"的定位要求。但公司需要证明其技术不仅具有进口替代能力,更具备持续创新的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盈利质量受到市场关注。问询材料显示,报告期内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对利润贡献较大,其自主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将成为审核的重要考量。
PART 05
上市征程:关键一步即将迈出
易思维的IPO进程已进入最关键阶段。
根据科创板审核流程,上市委会议将就公司的科创属性、技术水平、持续经营能力等进行综合审议。通过后,还将需提交证监会履行注册程序。
从审核实践看,科创板对企业的技术先进性和商业化能力并重。近期一些案例显示,监管层对技术的严谨性要求依然严格,技术优势与商业化落地的平衡至关重要。
若能成功过会,易思维将成为国内汽车制造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上市企业,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上会日期的临近,易思维将迎来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刻。在机器视觉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中,这家技术型企业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新的跨越,市场正拭目以待。
成功过会不仅能为公司带来发展亟需的资金,更将为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国产化进程树立新的标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财经读者群招募:
严选干货、免费分享热门外刊及研报,陪你读懂市场。
扫码进群。
添加小助理微信,回复“电力”索取报告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