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
《——【·前言·】——》
每年到了11月下旬,“小雪”节气就要来了。
今年的小雪节气在11月22日上午9点35分18秒到来,正好赶在了上午时段。
农村老人常说"上午小雪,冻死牛;下午小雪,暖烘烘",上午和下午就差这么几个小时,真能决定整个冬天的冷暖吗?
今年小雪来得这么早,又在上午交节,这个冬天会不会特别冷呢?
![]()
今年小雪来得早,上午交节有讲究
今年的小雪节气时间落在11月22日上午9点35分18秒。这个时间点也是农历十月初三,比往年都要早一些。
按照老黄历的说法,小雪是农历十月的"中气",一般会出现在十月中旬前后,今年却提前到了月初,民间把这种情况叫作"早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20个节气,排在立冬后面,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
每年公历时间基本固定在11月22日或者23日这两天,农历时间就不太一样了,有时在十月初,有时在十月中。
![]()
今年碰上了"早小雪",按照老人们传下来的经验,这种年份寒气来得猛,整个冬天气温都会比较低。
交节时间在上午还是下午,这事儿在农村特别受重视。
上午指的是从凌晨到中午12点之前这段时间,下午就是12点以后到晚上。今年小雪在上午9点多交节,正儿八经属于"上午小雪"。
老祖宗观察了几百上千年的天气规律,发现上午交节的小雪年份,后面的冬天往往冷得厉害,甚至有"冻死牛"这样的说法。
![]()
下午交节的小雪呢,冬天就会暖和许多,像是"暖烘烘"的感觉。
这种说法听起来像是迷信,实际上有一定道理。
古人没有天气预报,全靠长期观察总结规律。
交节时间早晚,反映的是地球公转位置的微小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太阳辐射角度和强度,进而影响整个冬季的气温分布。
上午交节意味着冷空气活动的时间节点提前,寒潮影响期拉长,冬天自然就冷。
![]()
老话说得准,上午下午大不同
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小雪的农谚,每一句都是老辈人用血汗换来的经验。
"小雪雨淋头,冬天雨雪频"这句话说的是,小雪那天要是下雨,整个冬天雨雪天气就会特别多。水汽充足,气温又低,雨雪自然频繁。
这种冬天对种地来说是好事,冬雪春雨能让土地喝饱水,来年庄稼长得旺。对出门在外的人就不太友好了,路滑难行,冰雪天容易出事。
"小雪日头笑,雨雪在年边"说的是另一种情况。
小雪当天要是大晴天,太阳晒得暖洋洋的,那冬天就会比较暖和,雨雪要等到年底甚至过年前后才会来。
![]()
这种冬天气温偏高,听着挺舒服,对农作物却不一定是好事。
冬小麦需要经历一段低温才能长好,冬天太暖和,麦苗容易徒长,根系扎不深,抗旱抗冻能力较弱,产量上不去。
"上午小雪,冻死牛;下午小雪,暖烘烘"这句谚语流传最广,也最直观。
牛是农村最耐寒的牲口,连牛都能冻死,说明冷到了什么程度。这不是真的说牛会被冻死,而是用夸张的手法强调寒冷程度。
![]()
今年小雪在上午9点多交节,完全符合"上午小雪"的特征。按照这个说法,今年冬天气温会比往年低,寒潮次数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这些农谚不是凭空编出来的,背后有着气象学的依据。
小雪节气标志着冷空气势力增强,北方冷高压开始南下影响全国。交节时间早,冷空气南下的时间就早,影响范围广,强度大。
上午交节的年份,整个大气环流模式偏向于冷型,西伯利亚冷空气活跃,东亚冬季风强劲,自然就冷。下午交节则相反,暖湿气流势力相对较强,冬天就偏暖。
![]()
小雪腌菜忙,民间习俗藏智慧
小雪一到,农村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腌菜了。民间有句老话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这是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习俗。
小雪节气气温已经降到0度上下,正适合腌制食物。温度太高,菜容易坏;温度太低,盐分渗透慢,腌不透。
小雪这个时候温度刚刚好,腌出来的菜既入味又能长期保存。
腌菜的种类五花八门,北方人爱腌白菜、萝卜、雪里蕻,南方人喜欢腌芥菜、青菜、豇豆。
![]()
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有的加花椒大料,有的放辣椒生姜,有的用酱油老卤。
腌好的菜能吃一整个冬天,炒着吃、炖着吃、蒸着吃都行,开胃下饭,是冬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腌菜不光是为了吃,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古代没有冰箱,冬天新鲜蔬菜少,腌菜就成了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小雪节气开始腌菜,到了数九寒天,就能吃上爽口的腌菜了。
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对肠胃有好处,还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这是老祖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养生智慧。
![]()
古籍《孝经纬》里记载:"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说:"小雪,十月中。雨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这些记载说明,小雪节气在古代就受到重视,人们观察天象,记录气候变化,把经验总结成文字传给后人。
腌菜习俗就是这种经验传承的一部分,既符合节气特点,又满足生活需要。
冷冬有好处,农事安排要上心
今年冬天可能比较冷,听起来让人发愁,实际上冷冬对农业生产有不少好处。气温低,害虫过不了冬,来年春天虫害就少。
土壤经过冻结和融化的反复循环,结构会变得疏松,有机质分解加快,肥力提高。
农民常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就是冬雪覆盖麦田的好处。
寒冷的冬天可以冻死土壤里的害虫卵和病菌。
![]()
蚜虫、红蜘蛛、地老虎这些害虫的卵或者幼虫藏在土里过冬,气温低于零下10度,大部分都会被冻死。
病菌孢子也一样,低温能破坏它们的活性。来年春天气温回升,害虫和病菌的基数就少了,庄稼受病虫害侵扰的程度大大降低,农药用量也能减少。
冬季低温对果树也有好处。苹果、梨、桃这些温带果树需要经历一段低温休眠期,才能在春天正常开花结果。
冬天不够冷,果树得不到充分休眠,春天开花不齐,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
![]()
养蜂人也希望冬天冷一些,低温能杀死蜂螨等寄生虫,蜜蜂来年就更健康。
暖冬的坏处也不少。冬小麦在暖冬容易旺长,地上部分疯长,根系却扎不深。一旦遇到倒春寒,麦苗抵抗力弱,容易受冻害。
暖冬还会导致病虫害基数大,春季一暖和,病虫害就爆发,防治难度增加。油菜、蔬菜这些冬季作物也受影响,暖冬让生长节奏乱了套,品质和产量都下降。
![]()
农民要根据冬天的冷暖情况调整管理策略。今年预测是冷冬,冬小麦要少浇水,控制旺长,培育壮苗。
果树要做好防寒措施,树干刷白,根部培土,防止冻害。大棚蔬菜要加强保温,多层覆盖,提高棚内温度。
家里养牲口的要准备足够的饲料,牛棚羊圈要堵好风口,铺厚垫草,保证牲畜安全过冬。
![]()
《——【·结语·】——》
今年小雪在上午9点多交节,又碰上了"早小雪",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谚,这个冬天大概率会比较冷。
农谚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几千年的观察经验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冷就冷吧,冷冬对农业生产反而有好处,能冻死害虫,改善土壤。
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措施,准备好过冬物资,安安稳稳过好这个冬天!
信息来源
1. 《中国天文年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2.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元代吴澄著
4. 《孝经纬》- 汉代纬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