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7日报道 据西班牙《理性报》网站11月15日报道,中国在内蒙古成功测试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风筝”(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该装置旨在利用高空风力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该工程由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开发,是国家首个高空风能研发计划的一部分,被视为中国迈向可再生能源新发电形式的重要一步。
据报道,该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面积达5000平方米。为将其升空,研发人员使用了一个氦气球,从而使捕风伞维持在约300米的高度,然后从该高度展开连接地面发电机的牵引缆绳,这样无需传统风力发电机巨大的塔架和叶片,就能将风力转化为电能。
该方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减少了风力发电所需的资源和空间。与传统风电场相比,该系统可减少多达95%的土地使用,降低90%的钢材消耗量,并使发电成本降低约30%。此外,仅10兆瓦的高空风能系统,每年就能发电2000万度,可供一万个家庭一年使用。
该捕风伞的测试是中国提升可再生能源潜力、利用高空强风的举措之一。该案例旨在扩大并证明该工程的可行性,以便进行更大规模开发,为未来此类捕风伞的固定式装置开启大门。尽管仍处于测试阶段,但近期取得的成功表明,这种新型可再生能源捕获方式有望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系统在因空间限制或环境影响而难以建设大型风电场的地区可能尤为有用。由于所需的固定基础设施较少,捕风伞提供了一种灵活且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能够融入农村地区,甚至应用于分布式发电工程中。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和陆上风能生产国,通过高空风能工程,中国寻求拓展其在创新和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高空风能发电系统新近取得的这一成功有望带动国际新投资,使中国成为寻求可持续替代能源以减少人类对日益过时的化石燃料持续依赖的最佳典范。(编译/苏佳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