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拆盲盒,当代年轻人的快乐密码谁懂啊!一抓一拆间全是惊喜,越玩越上头。但你知道吗?在济宁龙拱港,这里的“玩法” 更硬核 —— 没有小玩偶和小零食,“盲盒” 里装的是粮食、光伏玻璃、机械设备,甚至是发往全球的工程器械,“抓娃娃” 靠的是智能操控,一出手就是集装箱精准转运,科技感直接拉满!
作为全国首家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的内河集装箱港口,龙拱港的自动化操控中心藏着最酷的“操作”。无人集卡运营员陈晨坐在操作台前,轻点鼠标,就能通过云端调度系统,稳稳监管 16 台无人集卡。这些 “钢铁小伙伴” 听话又精准,在港区里有序穿梭,吊装、运输集装箱一气呵成,全程不用人工上手。
更绝的是远程智控中心里的“云端绣花” 绝技!智控班长宋文庆盯着屏幕指尖轻跃,千米外的自动化机械臂就像绣花针般精准起落,装满 “济宁制造” 的集装箱稳稳归位。这位从煤矿洗衣工华丽转型的“港航巾帼”,用“毫米级” 操作精度,见证着港口的智慧升级。
![]()
要知道,这些“盲盒” 里的宝贝可不一般,有的是要跨洋奔赴法国的工程机械设备,有的是保障南方民生的东北玉米,还有的是助力新能源产业的光伏玻璃,每一件都承载着“通江达海” 的大使命。
“以前 16 辆车一个班次得 16 名司机盯着,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搞定一群人的活!” 陈晨脸上满是自豪。这波 “一人控多车” 的操作,全靠数字孪生、5G + 数字孪生这些前沿科技撑场。龙拱港用科技给港口 “升级”,让设备变智能、流程变自动,作业效率较传统港口提升 80%,技术水平堪称国际领先。从昔日的散货码头,直接蜕变成北方地区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内河集装箱港口,2023年还完成12万标箱的吞吐量,2024年就飙升到 22.9万标箱,发展势头太猛啦!
“智能化让物流彻底告别‘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了。” 龙拱港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顾强说。更厉害的是,这里还是山东省内河首个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场所,企业在 “家门口” 就能实现 “一次报关、异地放行”,轻松联通全球市场,这波便利谁不爱?
![]()
依托京杭运河的“黄金水道” 优势,济宁搭起了 “公铁水” 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以往恒旺集团出口货物靠汽运到黄岛港,每柜成本比铁路高近 20%,还怕天气影响延期;现在有了龙拱港的 “铁海联运” 新通道,“公路集港 + 铁路干线 + 海运出境” 全链条无缝衔接,不仅成本大降,时效还更稳,直接破解了鲁西南制造业出海的物流痛点。
现在的龙拱港,就像一个超大号的“智慧玩乐场”——“盲盒” 越拆越有料,“抓娃娃” 技术越来越牛,64 条内河航线、29 条集装箱航线织成的 “玩乐地图”,更是覆盖全国152个城市、通达19个国家。不管是奔赴欧洲的 “济宁制造”,还是滋养南方的东北粮仓,都能在这里搭上 “运河号” 快车,一路开挂驶向远方。这波硬核又好玩的 “港口操作”,谁看了不说一句 “太上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