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69岁的王阿姨坐在社区公园的长椅上,和邻居张大妈谈论最近养生群里沸沸扬扬的新消息:“听说蒲公英能在两天内杀死98%的癌细胞,你信吗?”
王阿姨半信半疑地看着手里的蒲公英茶,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多喝两杯。张大妈则更加谨慎,笑着摇头:“现在网上养生说法太多了,咱还是得听听医生怎么说!”
她的话让周围的叔叔阿姨们都把目光聚集过来,大家都想弄清楚,到底蒲公英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
![]()
近期网传“加拿大研究发现,蒲公英能在48小时内杀死98%的癌细胞”,这样的说法让不少中老年人心动不已。
过去你或许曾把蒲公英当成普通的田间杂草,随手丢弃;现在,却有人将它奉为“抗癌神草”。
到底是真科学,还是被夸大的谣言?蒲公英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奇效?权威专家又是怎么解读这个热门现象的?
许多自媒体之所以能点燃“蒲公英抗癌”话题,主要源自一则来自加拿大温莎大学的实验研究。
2012年,生物化学与医学博士Pamela Ovadje在细胞实验中,确实发现高浓度的蒲公英根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白血病细胞有较强杀伤力,细胞存活率在48小时内下降98%。
但这里的关键是。实验是在体外培养皿中完成的,仅仅检验了细胞对高浓度蒲公英提取物的反应。
而人体是复杂的生物过程,药物在体外有效,并不代表吃进肚子里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就像拿锅烧水,人手能摸的温度与水中鱼能承受的温度天差地别。
事实上,至今国际权威医学数据库PubMed及中华肿瘤杂志等尚无“蒲公英治疗癌症、显著延长生存期”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
加拿大研究团队也多次声明,蒲公英相关研究处于实验室早期阶段,远未到能被作为抗癌药物推荐给人类的程度。
临床肿瘤学家普遍认为,蒲公英中确实含有有益成分(如黄酮、绿原酸、甾醇、维生素C等),具有一定抗氧化、抗炎和利胆等作用,对预防某些慢性疾病有辅助意义,但“吃蒲公英治癌”纯属夸大。
如果轻信蒲公英有“迅速杀死98%癌细胞”的神效,持续忽视正规治疗,不仅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带来更严重健康后果。
在我国,恶性肿瘤早诊早治后,5年生存率已经能达到40%以上,而单靠茶饮、草药等“民间偏方”,往往贻误病情。
![]()
虽然蒲公英确实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但其摄入量、吸收比例与体外实验差距极大——目前无权威报告证实日常饮用蒲公英茶,对预防或逆转癌症有显著作用。
甚至专家提醒,蒲公英并不适合所有人,慢性肾病、消化性溃疡患者、大量服用利尿剂或抗凝药物的人应慎用,否则易致高钾、胃肠反应或出血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肿瘤患者,过度追捧“草药抗癌”,常常反而影响了系统的手术、放化疗方案,延误正规治疗。
![]()
一项对3000名肿瘤患者的随访发现,盲目服用替代疗法的人群,其一年内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反而下降达18.4%,专家提醒:“对‘抗癌神药’要警惕,理性看待普通植物的辅助价值。”
不过如果身体健康,偶尔将蒲公英作为清火、利尿、润肠的辅助手段,问题并不大,但要注意不宜长期、大剂量食用或用药,否则反而可能损伤肝肾功能。
权威指南推荐:日常泡水不过3~5g,连服不超过一周即可。
想吃蒲公英防癌,不如从规范体检、合理生活方式和营养结构做起。肿瘤防治最根本的,是以下三点:
保持均衡膳食,多食蔬果、全谷类及优质蛋白,控制红肉和高盐腌制食品摄入;坚持规律运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中老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癌症风险约15%;定期肿瘤筛查,如肠癌、肝癌、高危区肺癌的早筛查,有机会在“可治期”发现,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