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林巨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句流传1200多年的话:“平常心是道。”
这句话,是唐代最伟大的禅师马祖道一提出来的。他说:“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什么是平常心呢?就是没有刻意造作,不分是非对错,不作取舍,不纠结于得失,不被阻碍,也无所谓失去。
平常心其实有两层意思:
第一,它就在平常之中,无处不在。道在草木间,道在泥土里,在我们穿的衣服上,也在你我的笑容和眼泪里。它从不远离我们,就生活在那些我们触手可及的日常琐事中。
第二,平常本身,就是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开始,每一个频繁的日常存在,都是珍贵的、独特的、美好的。
![]()
也许你现在正辛苦地照顾年幼的孩子,觉得生活好累。但你要相信,这份辛苦也是一种美。因为孩子很快就会长大,像这样全天候依赖你的时光,未来可能求也求不来。
也许你的孩子正处在叛逆的青春期,说话总跟你顶嘴。这份冲突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再过二十年回想起来,你甚至会怀念他曾经那么用力地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我们总在向往远方,却常常忽略了,那些我们此刻正在经历的、甚至有些抱怨的日常,在未来回首时,都会变成再也回不去的珍贵美好。
所以,“平常心是道”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就是:道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闪光,美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里绽放。
当我们都能拥有一颗平常心,在柴米油盐中看见智慧,在日出日落中体会圆满。让心安住在当下,这本身就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是灵魂结出的最美果实。
![]()
思考与感悟
当我们谈论“平常心是道”,林巨老师的“无分别的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珍贵的视角:这份平常,不仅是对外在境遇的坦然,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全然接纳。
真正的平常心,意味着我们不只是在风和日丽时感到平静,更是在情绪风暴来袭时,能学着不抗拒、不批判。允许自己会焦虑、会悲伤、会愤怒,也允许自己会软弱。按照林巨老师的说法,就是要“无分别”地去爱那个完整的自己,包括所有的正面和负面情绪。
你会发现,这和马祖道一说的“无是非、无取舍”是相通的。当我们把情绪分出“好”与“坏”,并拼命想推开那些“坏”情绪时,内心就充满了“造作”和“斗争”,这本身就远离了平常心。
而当你开始练习,像对待一个哭泣的孩子一样,去温柔地接纳自己的痛苦,对自己说“是的,我现在很难过,我允许它存在”,一种深刻的转变就会发生。你不再和自己内耗,能量就开始用于生长和疗愈。
所以,完整的平常心,是向外对生活境遇的随顺,也是向内对自我情绪的慈悲。它让我们能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安定,也能在内心波涛汹涌时,依然成为自己稳稳的港湾。
这份在每一个当下,对境遇、对自身都保持敞开与接纳的状态,正是生命能给出的最深厚、最圆满的智慧。
插图: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