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起来转ECMO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yyxxzz520,我们将及时更正、 删除,谢谢!)
第一部分
现在各种「共识」「指南」「标准」层出不穷
但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分清楚这几个的区别
![]()
共识 Consensus/Statement
专家围绕某问题达成的约定性意见,多用于证据不充分但需要统一做法时
指南Guideline
系统评估证据后给出的推荐做法,有等级/强度,但不具强制性
标准Standard/Specification
由权威机构发布、可检验的统一技术/管理要求,具有约束力(行业/国家/国际)
维度
共识
Consensus
Statement
指南
Guideline
标准
Standard
Specification
目标
先行“画线”,统一认识与做法
基于证据给出最佳实践建议
统一技术/质量/安全要求,便于检测与合规
证据基础
以专家经验+现有有限证据为主
系统综述/Meta分析,分级推荐
验证性试验、测试方法、可量化条款
话语权
制定者
学术团体、专家组
学术/行业协会、多学科工作组
标准化组织(如国标、行标、ISO、IEEE 等)
约束力
低(“建议”)
中(“推荐”,需结合情境)
高(法规/招标/认证常引用,需“符合”)
表达方式
共识意见点、路径图
推荐条目+证据等级/推荐强度
条款、术语、指标、测试方法
适用情形
新兴/争议领域、证据尚不充分
临床/工程实践需要“怎么做更好”
采购、验收、互操作、安全合规等
更新节奏
较快,随认识变化
定期
证据更新驱动
相对慢
稳定性与兼容性优先
结果可测性
较弱
中等
强,可检验
/可认证
先有共识(先统一方向)→再出指南(告诉你更推荐怎么做)→最后定标准(具体要求怎么做,能检验、要合规)
它们像一条“从想法到落地”的路
![]()
你该怎么选?
证据不足但要先统一做法?看共识
要基于证据选更优方案?看指南
要可检验、要合规?看标准
![]()
![]()
“先有共识,再出指南,最后定标准”
实际也可并行迭代
第二部分
那如何制定共识?
![]()
共识方法描述步骤适用场景优缺点德尔菲法
通过匿名问卷多轮征集专家意见,并反馈修改,直到达成共识
1. 征集专家意见;2. 多轮反馈与调整;3. 达成共识
适用于复杂问题、跨学科领域,且证据不足时
避免群体压力,迭代有效;但过程较长
焦点小组
小规模专家组讨论,分享和交换观点达成共识
1. 组织小组讨论;2. 分享观点;3. 总结共识
探索性问题、需要集中意见时
互动性强,快速获取不同观点;受限于小组人数
会议法
集中专家和利益相关者面对面讨论并达成共识
1. 召开会议;2. 讨论、辩论;3. 总结共识
复杂问题,需要广泛讨论的场合
面对面交流,能深入讨论;时间消耗较大
协商法
各方通过对话与妥协,寻求能接受的共同点
1. 明确各方立场;2. 讨论和妥协;3. 达成共识
多方利益博弈,协调各方意见
有效达成平衡方案;可能出现妥协导致不完全满意
圆桌讨论法
参与者平等发言,集体讨论并达成统一意见
1. 组织讨论;2. 各方平等发言;3. 达成共识
需要平等参与、互动的讨论场合
互动性强,平等表达意见;可能难以控制讨论方向
多阶段评估法
通过多阶段的反馈和修正逐步达成共识
1. 提出草案;2. 收集反馈与修订;3. 逐步达成共识
复杂问题,涉及多方意见的详细分析
反馈周期长,确保全面考虑各方意见;时间较长
网络共识法
在线平台广泛收集意见,进行实时讨论与反馈
1. 发布议题;2. 收集反馈与讨论;3. 达成共识
大规模群体参与、跨地域问题
大规模参与,反馈快速;可能难以深入讨论
时间紧急且需要跨学科专家的意见时:选择德尔菲法或焦点小组法
多方利益博弈且需要妥协的场合:使用协商法
复杂议题,需要反复讨论与修改的:使用多阶段评估法
大规模参与或跨地域的专家或群体:可以选择网络共识法

有件事麻烦您:
微信规则有变
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将“护视”公众号设为“星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