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有4419家4S店退网,平均每天超过12家关门。
2025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直播中曾经透露,2025年上半年全国4S店数量从3.2万家缩减至3.14万家,净减少650家,预计全年将会净减少近1500家。
但情况似乎有了新的变化:一直高歌猛进的自主品牌网络规模首次出现收缩,而合资品牌的网络收缩幅度则明显放缓。
这一现象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汽车渠道调整已进入新阶段。
![]()
经销商生存困难的大环境还是不变的。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超过半数(52.6%)的经销商陷入亏损,仅29.9%实现盈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理事会会长肖政三在近期的一次行业会议上直言,中国广大汽车经销商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考验”。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10月再次发出呼吁:“中国汽车经销商急需政策支持”。这是他继去年之后第二次发声向上级部门寻求政策支持。
![]()
虽然“反内卷”的声音在2025年越来越多,但价格战仍然是导致经销商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崔东树指出,新车销售的大面积亏损让经销商普遍处于现金流赤字状态,资金链断裂风险持续攀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为实现销量目标,汽车市场出现大幅度价格调整。74.4%的经销商面临价格倒挂的问题,其中43.6%的倒挂幅度超过15%。
![]()
汽车经销商自然到店客户持续减少,线上线索转化率偏低。在消费市场疲软与厂家批发量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为缓解资金压力被迫低价抛售新车,形成“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困局。
与此同时,融资到期履约难度加大,现有流动资金已逼近支撑极限,生存状况愈发艰难。
![]()
但从品牌类型看,“此消彼长”的渠道网络正经历结构性调整。
20204年自主品牌4S网络持续扩张,总量达21144家,同比增长1.7%,占全国4S店数量的64%。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网络规模则出现下滑,其中合资品牌总量为7744家,同比减少13.5%。
但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自主品牌网络扩张增速从2023年到2025年上半年逐年降低,2025年上半年已经呈现负增长。而合资品牌的网络收缩幅度则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度降低,甚至比2023年时更低。
![]()
这一微妙变化意味着,自主品牌结束扩张周期,网络规模首次出现收缩。这时候的自主品牌经销商也并不全都能够赚钱,同样会竞争加剧,优胜(参数丨图片)劣汰,特别是还在以经营燃油车为主的自主品牌。
合资品牌虽仍处于收缩通道,但幅度有所收窄,正在接近底部,并与自主品牌逐渐形成新的相对稳定的格局。
与传统品牌渠道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品牌4S网络仍保持逆势增长。截至2024年底,传统品牌4S店达25108家,占比76%;新能源独立品牌4S店则有7770家,占比24%。
新能源独立渠道网络数量达21220家,增速达12.4%,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渠道业态方面,展厅/体验中心占比微降,4S店占比则有所上升。
![]()
渠道网络调整的背后是汽车市场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10月自主品牌零售155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3%。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8.7%,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1-10月自主品牌累计市场份额达到65%,较去年同期增长5.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逼近70%,相当于合资品牌当年的巅峰水平。自主与合资的地位,已经彻底逆转。
![]()
但是,2025年合资品牌方面也开始积极调整产品策略。广汽丰田铂智3X持续热销,在10月首次实现月销量破万辆。东风日产旗下N7也曾一度月销量达到万辆水平,成为东风日产的主力车型。
同时,合资品牌也在加强旗下燃油车的竞争力,通过智能化赋能。例如,上汽大众推出“油电同智”策略,近期还将推出朗逸Pro,预计在智能化方面有所加强。东风日产也计划在新天籁上搭载华为鸿蒙座舱。
![]()
在适应电动化转型后,产品竞争力的变化是合资品牌渠道趋稳的根本原因。
而新能源网络的扩张则主要来自于头部品牌的带动。特别是像小米、鸿蒙智行这些流量品牌的爆火,让更多传统4S店开始调换门庭。
2024年新增3518家4S店中,新能源汽车品牌约占57%。新增网络里,自主品牌份额高达92%,既源于传统燃油车品牌如奇瑞、长安等品牌的持续扩张,也有方程豹、鸿蒙智行等新能源品牌助力。
![]()
授权模式网点增长得益于比亚迪、iCAR、鸿蒙智行等品牌的网络扩张,以及方程豹、腾势转授权模式后的大规模建网。代理模式则因小鹏、岚图等品牌扩张及小米汽车建网而增长。
目前看来,在下一阶段也许将会是传统自主品牌的渠道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指出,当下4S店的设置在数量结构上存在问题,门店数量增长快,但总体销量却没有大的增长。同品牌的4S店无论是数量还是密度都比较高,4S店的数量和目前销量的匹配不太合理,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
![]()
面对行业寒冬,经销商集团正在积极寻求转型。
近年,除了积极转投新能源品牌外,多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在主动缩减新车销售门店,而加大对售后维修的布局,最明显的变化便是积极扩张钣喷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也成为经销商能否活下去的关键。
但是行业变革远未结束。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若当前趋势延续,2025年全年4S店净减少量将接近1500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经销商们,仍在寒冬中艰难跋涉。
一些业内人士判断,到2030年,自主车企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有望突破80%。但渠道的变化速度可能先于市场份额变化,这场渠道调整浪潮远未看到终点。
唯一确定的是,变革已成为新常态。(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