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南影”)影视创作再添重磅荣誉—由南影师生创作的微电影《灯火》在11月短短两周内连夺两项重要荣誉:先是斩获四川省第二十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发布展示交流活动“校园微电影单元一等奖”及“春蚕奖”,随后又在第五届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暨内蒙古青年影人之夜中摘得“最佳剪辑奖”。这一系列成绩,不仅延续了南影作品在国内外赛事中的强势表现,更彰显了南影以光影为媒、深耕本土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在此,我们正式官宣:2026年将持续挖掘南充文化富矿,聚焦龙门古镇的民俗民风打造全新影视作品,让更多南充故事通过银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
新作《灯火》连夺双奖,定格顺庆“蛤蟆节”传统韵味
作为此次获奖的核心作品,《灯火》以顺庆区本土传统节日“蛤蟆节”为创作内核,用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节日里的民俗细节与人文温度。影片真实呈现了“蛤蟆节”的传统仪式与群众生活场景,既鲜活展现了节日承载的地方历史记忆,也生动传递出传统民俗在当代的生命力。在四川省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中,评审团盛赞该片“将本土节日文化与青春视角巧妙融合,兼具观赏性与文化传播价值”;而在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上,其精准流畅的剪辑手法获得评委高度认可,评价其“让传统节日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实现了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的双重统一”。
![]()
过往佳作屡获国际认可,阆中元素成文化传播名片
《灯火》的亮眼表现,是南影影视创作实力的又一次印证。此前,南影作品已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南影力量”、擦亮“南充名片”:2024年,电影短片《暖光》从3900余部参赛影片中突围,斩获第四届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最佳学生电影”奖,后续更摘得俄罗斯第20届国际“青年电影时代”“最佳导演作品奖”。这部以阆中古城为背景的作品,讲述了南影学子向晨在阆中采风时,因一枚带有独特“印记”的蒸馍揭开祖辈往事,探寻古城、电影与等待的动人故事,让阆中文化通过光影跨越国界。
更早之前的2023年,南影创作的《替代人生》已斩获第三届亚洲国际青年电影节“最佳美术奖”,为学校“以影传文”的办学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从阆中古城的历史底蕴到顺庆“蛤蟆节”的民俗活力,南影作品始终以南充本土文化为创作根基,形成了“一部作品带火一处文化符号”的良好传播效应。
![]()
“以赛促学”育人才,校地协同助创作
多部作品持续斩获佳绩,背后是南影鲜明的办学理念与校地多方的鼎力支持。自办学以来,南影始终坚守“立足南充、服务南充”的核心定位,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为教育教学模式,精心搭建高技术、专业型影视人才培养与实践平台。从剧本打磨、实地取景到后期制作,师生剧组深入南充各地挖掘文化素材,过程中得到了南充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灯火》拍摄期间,顺庆区当地部门主动提供场景协调、民俗资料等支持,为作品真实还原地方特色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影副校长田建国表示:《灯火》的获奖,既是对我们南影教学成果的肯定,又是一份鞭策和激励,更是全体师生攻坚克难的心血结晶,也是电影业界对南影影视摄制实力的高度认可。这份荣誉属于全体南影人,更离不开南充这片沃土的滋养。我们以镜头记录南充蛴蟆节的微光,讲述爷爷与晓晓的血脉故事。灯火虽微,却照亮文化自信、联结古今。我们坚信,本土文化是创作“富矿”,扎根土地方能拍出有温度、有深度的好作品。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创作反映家乡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灯火永远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
2026年聚焦龙门古镇,续写本土文化创作新篇章
在持续收获荣誉的同时,南影已明确未来创作方向。2026年,将重点围绕南充龙门古镇的民俗民风展开全新创作,深入挖掘古镇独特的水运文化、码头记忆、传统节庆及民间故事等文化元素,以微电影、纪录片等多元形式,展现龙门古镇在时代变迁中的文化坚守与新生活力。
“龙门古镇的文化底蕴深厚而独特,那些流传已久的民俗传统、沉淀多年的历史故事,都是值得被光影永久记录的宝贵财富。”田建国介绍,下一步将组建专项调研小组,深入走访古镇居民、系统搜集历史资料,力求让作品既保留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融入当代观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有机统一。
从阆中古城到顺庆“蛤蟆节”,再到即将开启的龙门古镇创作,南影始终以影视作品为纽带,全力推动南充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未来,南影将继续践行“将教育教学与地方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将学校发展与南充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用心打磨更多蕴含南充韵味的光影作品,让南充文化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南充行动’”注入强劲的南影文化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