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远离城市回老家的人越来越多,为啥要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

0
分享至

“我哥在深圳打了10年工,今年终于下定决心辞工回村,本想安稳过日子,结果3个月了,除了偶尔帮邻居干点零活,根本没正经收入,存款越花越少,现在天天在家愁眉苦脸。”



最近刷到不少这样的例子,身边回老家的人也肉眼可见地变多——有的是受不了城市的高房租、快节奏,有的是想照顾老人孩子,还有的觉得农村机会变多了,想返乡创业。可为啥相关部门要特意提出“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难道是不让大家回农村了?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先给大家说清楚,“规模性返乡滞乡”不是禁止返乡,而是怕“大批量人一股脑回村后,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毕竟偶尔几个人这样还好,要是成千上万的人都面临“返乡即失业”,不管是对个人、农村还是整个大家,都不是小事。



先说说对咱们普通人的影响。很多人返乡前,在城市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虽然辛苦,但至少能养家糊口。可回农村后才发现,就业机会远不如城市多——想找对口的工作难,体力活又不稳定,创业吧,没经验、没资源,还容易亏。就像我哥,本来以为回村能找个工厂上班,结果附近的小厂子要么不招人,要么工资只有城市的一半,根本不够家用。长期没收入,不仅自己焦虑,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最后要么硬着头皮再回城市,要么只能坐吃山空,把多年的积蓄花光。



再看对农村的影响。农村的资源就那么多,突然涌来一大批返乡人员,就业岗位、公共服务都会“挤兑”。比如村里的学校、医院本来就紧张,返乡的人多了,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可能要排队;而且如果大家都找不到工作,有些人可能会变得懒散,甚至出现邻里纠纷,反而影响农村的安稳。更关键的是,要是返乡的人只是“躺平”,没给农村带来新的技术、资金或想法,农村的发展也没法推进,反而会陷入“人多机会少”的恶性循环。



从宏观层面来说,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最核心的是怕出现“规模性返贫”。很多返乡人员之前是脱贫户或者低收入群体,在城市打工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返乡后没工作,很可能又回到贫困状态。而且我国粮食安全、乡村振兴都需要人来推进,要是大家返乡后都没事干,不仅没法助力乡村发展,还可能让农村的产业断层,影响整体发展大局。毕竟咱们是人口大国,任何“大规模”的问题,都得提前防范,不然容易出乱子。



可能有人会问:“那我就是想回农村,难道不行吗?”当然行!不是不让回,而是怕你回得“没保障”,所以早就出台了一堆政策,帮返乡的人稳就业、稳收入。 比如针对想打工的人,很多县域都在搞“就业帮扶车间”,引进一些轻纺、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不算低,还能照顾家庭。而且像农村公路建设、人居环境整治这些项目,都会优先招本地返乡人员,实行“以工代赈”,干多少活给多少工资,按月足额发,不拖欠。



要是想返乡创业,政策更是给力。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能提到30万,财政还给50%的贴息,10万以下甚至不用找人担保;还有免费的办公场地、开业补贴,要是经营满6个月,能拿到5000到10000块的一次性补贴。比如河南有个老乡,回村搞特色养殖,申请了创业贷款,还拿到了农业保险补贴,不仅没亏,还带动了几个村民一起致富,这才是返乡的正确打开方式。

就算暂时没找到工作、没创业头绪,也不用慌。还有兜底保障:返乡后失业超3个月、家庭困难的,能领临时救助金,急难型的1天内就能到账,最高能拿5000块;没参保或者参保不满1年的,能领失业补助金,最长能领6个月;要是参保满1年,还能按年限领一次性生活补贴。这些政策不是让大家“躺平”,而是帮大家渡过难关,等找到合适的出路再好好干。



说到底,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不是堵路,而是铺路——既让想回农村的人能回得去,更能留得下、过得好。返乡不是逃避,而是换个地方奋斗,关键是要提前做好规划,摸清当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用好帮扶政策,而不是脑子一热就辞工回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父亲分720万遗产没我的份,我要走父亲却说:我以后还得靠你照顾

父亲分720万遗产没我的份,我要走父亲却说:我以后还得靠你照顾

兰姐说故事
2025-09-30 17:10:15
高市早苗首次提出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不出中国所料

高市早苗首次提出对台海出兵,日本高层的反应,果然不出中国所料

普览
2025-11-13 00:31:54
“功夫巨星”成龙去世?最新消息传来,给当代年轻人提了个醒

“功夫巨星”成龙去世?最新消息传来,给当代年轻人提了个醒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8 04:36:00
16岁的百米女飞人!葛曼棋退赛,陈妤颉夺冠,韦永丽亚军

16岁的百米女飞人!葛曼棋退赛,陈妤颉夺冠,韦永丽亚军

南方都市报
2025-11-17 22:03:07
德约豪掷两千万美元收购希腊网球中心,因安全举家搬离塞尔维亚

德约豪掷两千万美元收购希腊网球中心,因安全举家搬离塞尔维亚

网球之家
2025-11-17 22:19:47
发现老公出轨,我找到小三的老公,他却说他们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

发现老公出轨,我找到小三的老公,他却说他们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

杨木林
2024-09-29 10:24:14
现在找工作已经不是工资的问题了。

现在找工作已经不是工资的问题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7 20:37:54
我退休金5600,只想早点离开这世界,71岁老人:活着太痛苦了

我退休金5600,只想早点离开这世界,71岁老人:活着太痛苦了

媛来这样
2025-11-17 09:50:34
人财两空!茂名美女汪陆平癌症去世,仅36岁,孩子零花钱都拿不出

人财两空!茂名美女汪陆平癌症去世,仅36岁,孩子零花钱都拿不出

裕丰娱间说
2025-11-17 12:52:49
1976年,贺子珍得知毛主席逝世后,喊来女儿:快联系一下叶飞同志

1976年,贺子珍得知毛主席逝世后,喊来女儿:快联系一下叶飞同志

大运河时空
2025-11-17 08:20:03
刘强东,重大宣布!

刘强东,重大宣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1-17 22:40:39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当BBA不再“骄傲”

当BBA不再“骄傲”

和讯网
2025-11-17 14:14:11
俄罗斯将前总理与知名经济学家列入“极端恐怖分子”名单

俄罗斯将前总理与知名经济学家列入“极端恐怖分子”名单

牛锅巴小钒
2025-11-18 09:00:43
子女们,准备好了吗?医院护工退出舞台,“无陪护病房”将开启!

子女们,准备好了吗?医院护工退出舞台,“无陪护病房”将开启!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8 08:54:49
正当防卫案反转,14人涉及谁担责,一起来关注听听看

正当防卫案反转,14人涉及谁担责,一起来关注听听看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18 06:51:42
砸近700亿、将实现4线换乘!深圳这个区域要翻身了

砸近700亿、将实现4线换乘!深圳这个区域要翻身了

深圳买房计划
2025-11-17 23:11:22
航天员刘伯明家穷腼腆,却娶了校长的女儿,父亲一度怀疑是诈骗

航天员刘伯明家穷腼腆,却娶了校长的女儿,父亲一度怀疑是诈骗

阿芒娱乐说
2025-11-15 15:10:58
楼市“接盘侠”不够 银行下场狂甩数万套断供房

楼市“接盘侠”不够 银行下场狂甩数万套断供房

新浪财经
2025-11-18 09:25:06
200哈马斯地道被“水泥封棺”!以军60秒不举手,永远加沙地30米

200哈马斯地道被“水泥封棺”!以军60秒不举手,永远加沙地30米

拉风的萤火虫牛市梦
2025-11-17 08:10:03
2025-11-18 10:44:49
除夕烟火灿烂
除夕烟火灿烂
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80后宝妈
880文章数 1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开发商买回《Hytale》要复活 曾被拳头公司砍掉

数码要闻

16盘齐发:NVMe Destroyinator以64 GB/s极速同时擦除硬盘

房产要闻

大胆预测:三亚湾终极版低密度豪宅可能要来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