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爸俺妈都是山东人,老八路军,身体底子都好得很……”采访中,一提起父母,刘师傅的声音就忍不住哽咽起来。“老两口晚年都是我和媳妇照顾的,俺妈活到94,俺爹活到100岁。他们走的前后脚,我确诊前那一年,八个月里,我眼泪就没干过,烟也是一包接一包地抽。”
巨大的悲痛,无声地侵蚀着他原本硬朗的身体。那之后,刘师傅开始频繁咳嗽、胸闷,起初以为是感冒,硬扛了几天却不见好。去医院一检查,CT结果令人心惊:左肺上叶肺门处有一个5.8×3.1cm的占位,而且病灶紧挨着大血管,医生明确表示无法手术。
“当时真慌了神,”刘师傅回忆道,“到处打听偏方,听说核桃枝煮鸡蛋有用,就天天煮着吃,也坚持锻炼,想着总能扛过去。”但事与愿违,一个月后复查,情况更糟:肺部病灶猛增到11.8×5.7cm。病理报告最终确诊:左肺小细胞癌。
![]()
“俺侄子是学西医的,他偷偷跟我媳妇说,‘俺姨夫这情况,最多也就三个月了,你得早点准备’……后来这话让我知道了,我气得直拍桌子!我说这纯属胡说八道!”
愤怒过后,刘师傅冷静下来——他告诉自己,绝不能先被这句话打垮。他开始自己在网上查找关于小细胞肺癌的各种信息,偶然间,看到了“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袁希福老中医的“三联平衡疗法”。八代中医的传承背景,以及针对癌症的辨证施治理念,让他感觉“眼前一亮”:“别人大多是一种思路,袁大夫这‘三联’听着就不太一样,说不定真是条出路。”
2020年10月28日,怀着一丝忐忑和希望,刘师傅专程从济南赶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不巧,那天袁希福院长没有坐诊,他正觉得有些失落,一走进医院,就被候诊室里满墙密密麻麻的锦旗震住了。“那些锦旗多得快把墙压塌了,”他说,“当时我心里一下就踏实了不少——要是没效果,哪来这么多人送锦旗呢?”
![]()
“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是袁大夫的学生给我写的病历,她跟我说了一句话:‘您这样一直沉浸在悲痛里,父母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的。’”这句话,像一记警钟,敲醒了他。
走出医院,他郑重地对老伴说:“我得坚强起来。不为别的,就为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得起自己这条命。”从那天起,他彻底改变了:严格遵照医嘱,在化疗的同时坚持服用中药;把抽了几十年的烟彻底戒了;不再轻易掉泪,主动找老朋友聊天散心。
“第一次化疗后,浑身一点劲儿都没有,白细胞也掉得厉害……后来配合着袁大夫的中药,感觉力气慢慢回来了,再去查血,指标也稳定了不少。我心里就明白了,这中药是起作用了。”
![]()
努力迎来了回报。2021年1月,在完成所有放化疗后复查,结果显示:肺部病灶明显缩小。等到同年9月再次复查时,医生笑着告诉他:“病灶基本控制住了,可能会留下一些痕迹,但不用太担心了。”
此后,刘师傅坚持着“免疫治疗配合中药巩固”的方案,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他甚至应朋友邀请,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负责一份管理工作。今年70岁的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干劲丝毫不输年轻人。
![]()
“有人问我,70岁了还打工图个啥?”刘师傅爽朗地笑道,“我就说,图个开心!挣点钱能带老伴出去玩玩,关键是让自己忙起来,一忙,哪还有空老想着癌症那点事?”现在的他,吃得香、睡得着,闲暇时就和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吹口琴,还牵头组织了一个小团体,大家用乐观的心态,一起对抗生活中的难题。
“癌症这个病,说起来是可怕,但最可怕的其实是自己先垮了。”刘师傅总结道,“只要心里那口气别松,积极配合治疗,再给自己找点乐子,这日子,照样能过得有滋有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