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消息面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目前,全固态电池进入研发和中试阶段,要持续加强全固态电池关键科学问题与工程化、产业化技术难题的研发攻关。
2025年,我国固态电池产业进入政策密集期。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并修订《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明确能量密度≥300Wh/kg、循环寿命≥1000次的技术门槛,重点支持硫化物电解质与量产线建设。
在政策红利下,企业加速布局:东风汽车已建成0.2GWh固态电池中试线并投入使用,预计350Wh/kg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9月正式量产上车,届时整车可实现1000公里续航。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
与此同时,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清华大学张强团队研发的含氟聚醚电解质,构建出能量密度达604Wh/kg的富锂锰基聚合物软包电池,实现1200公里续航并通过针刺测试。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适配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场景。
展望后市,2025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0.2%。2027年则被普遍视为规模化量产关键节点,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
具体到A股市场,随着2027年量产节点临近,在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固态电池产业链有望开启价值重估之旅。设备与材料环节将率先受益,可关注电解质材料供应商与核心设备厂商。(光大证券微资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