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晨雾还未散尽,46岁的雷山县西江镇黄里村护林员杨刚穿好衣服、肩挎水壶与工具袋,踏上那条走了8年的巡山之路,一头扎进林海。
秋冬是森林火灾高发期,即便对自己管护的60亩林地了如指掌,杨刚每次巡山仍不敢有丝毫懈怠:细致排查野外火源隐患、监测林木病虫害、及时劝阻破坏林草资源的行为。偶遇闲聊的村民,他也会停下脚步,反复叮嘱防火注意事项。
![]()
大山深处的雷山县西江镇黄里村。(姚宁 摄)
“我每天都会去山里转一转,这些林子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空气,还有钱赚。不过,以前更多的是砍了烧火或者卖木头,现在是种好树了卖空气。”杨刚说。
黔东南州本就是森林资源富集地,覆盖率高达69.63%,而地处雷公山腹地的黄里村,更是被绿意包裹。全村林地面积1.7万余亩,森林覆盖75.27%。
杨刚口中的“卖空气”,即碳汇交易。2022年7月,经雷山县人民法院牵线搭桥,15户林农将176.7亩森林入股茶企,2023年1月获1.2万元的分红。
![]()
2023年1月9日,雷山县玖香茶叶加工厂负责人侯小东为入股村民分红。(姚宁 摄)
不止于此。2023年10月,黔东南州中级法院、雷山县法院推动主办的“广东顺德、贵州雷山‘司法碳汇跨省协作’企业认购碳汇签约仪式”在黄里村举行。仪式上,黄里村60户林农代表与广东的一家企业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捺印盖章并互换文本,达成全国首例“司法碳汇跨省协作”企业认购协议。
根据协议,企业自愿对黄里村林农森林碳汇1000亩,按每亩每年碳汇量作价60元予以认购。2024年2月,60户村民集中领取首批碳汇认购款。
![]()
查看碳汇林木。(姚宁 摄)
雷山县西江镇黄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华珊表示,碳汇交易除了能给村民带来经济收益之外,还让保护生态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村民们把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写进了《村规民约》里,形成“护林增汇—增汇增收”的良性循环。
目前,村里共有23名护林员,他们分片巡护、合力守护,让这片绿水青山始终保持生机。那些漫山遍野的森林,早已不是单纯的“绿色屏障”,更成了黄里人引以为傲的“绿色提款机”,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相得益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李丽
二审 余光燕
三审 安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