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和陈默恋爱三年,身边朋友都以为他们早该步入婚姻——陈默性格温和,对林薇体贴周到:她加班时会送热汤,每月记得她的生理期,连她父母的生日都记得比她清楚。唯一的“小遗憾”是,陈默从不在社交平台晒两人的合照,甚至朋友圈里几乎没有关于她的痕迹。
林薇不是没问过。陈默总是笑着揉她的头发:“感情是我们俩的事,没必要晒给别人看。”她想想也对,比起那些整天在朋友圈秀恩爱的情侣,陈默的低调反而显得踏实。直到上周,陈默突然在餐厅布置了鲜花和蜡烛,拿出戒指单膝跪地:“薇薇,嫁给我吧。”
林薇哭着点头,当晚就把好消息告诉了闺蜜苏晴。苏晴却没像往常一样激动,只是沉默了几秒,问:“他朋友圈发求婚的事了吗?”
![]()
林薇愣了愣——没有。陈默说“太激动忘了”,她当时也没在意。苏晴又问:“那你见过他公司的同事吗?他有没有带你参加过朋友聚会?”
这两个问题像针一样扎进林薇心里。三年来,陈默很少提自己的工作细节,也从没带她见过公司的人;偶尔和朋友聚餐,他也会说“都是一群大老爷们,带你去不方便”。以前她觉得是陈默细心,怕她不自在,现在苏晴的话让她后知后觉:真正想和你过一辈子的人,不会把你藏在“私人领域”里。
第二天,林薇借口帮陈默拿落在家里的文件,打开了他从不轻易碰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她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微信头像——备注是“瑶瑶”,聊天记录停留在求婚当晚:“默哥,你真的要娶她吗?那我们之前说的……”
陈默的回复是:“别闹,她适合结婚。你放心,我心里有你。”
![]()
后面的内容林薇没敢再看。她终于明白,陈默的“不晒”从来不是低调,而是“留后路”——他把她藏起来,就是为了在另一个人面前维持“单身”的假象。那些无微不至的体贴,不过是他“扮演好男友”的剧本;突然的求婚,更像是他觉得“时机成熟”的“收网”。
林薇提出了分手。陈默试图挽回,说“瑶瑶只是普通朋友”“我爱的是你”,但林薇再也不想听——三年的信任,早在他选择“藏起”她的那一刻,就已经碎了。
后来林薇才知道,陈默和“瑶瑶”暧昧了两年,对方一直以为自己是“正牌女友”。而陈默的算盘打得精:林薇温柔顾家适合结婚,瑶瑶年轻活泼能满足他的新鲜感。他以为自己能平衡好两端,却忘了“纸包不住火”。
其实感情里最伤人的从来不是争吵,而是“隐瞒”。一个人如果真的认定你,会忍不住把你介绍给全世界——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让你成为他生活里“名正言顺”的一部分。那些以“低调”为借口的“不公开”,本质上都是不够坚定的证明。
![]()
林薇后来删了陈默的所有联系方式。她庆幸苏晴的那句话点醒了她,没有稀里糊涂走进一场充满谎言的婚姻。毕竟,好的爱情从不需要“藏着掖着”,而是“我想让所有人知道,你是我的”。
互动环节:
你身边有“不公开恋情”的情侣吗?你觉得“不晒朋友圈”和“不爱”之间有必然联系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注:本文为个人见解,仅供娱乐和启示,不喜勿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