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都是十四亿人口,印度每1000人仅34人有车,中国1000人中有多少?

0
分享至

同为坐拥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轨迹总能引发全球关注。

印度每1000人中仅34人拥有汽车,在印度街头,轰鸣的摩托车洪流是最鲜明的风景,一家三四口挤乘一辆摩托的场景随处可见。

而中国的成绩则大大超过这一数字,城市道路上,家用轿车川流不息,乡村小道也常有汽车穿梭。

从收入到基建,从产业到政策,每一个环节的差距都在悄悄拉大两国的发展距离,当车轮成为生活方式的标尺,这场14亿人之间的“竞速”,早已超越了汽车本身。



印度街头

买车先看“钱袋子”,收入差距是核心鸿沟

买车的前提是“买得起”,而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汽车在家庭消费中的权重。

在印度德里的一家纺织厂,一位28岁的工人月薪折合人民币约2300元,当地最便宜的入门级轿车售价高达3.5万元。

即便不吃不喝,也得攒够14个月才能凑齐车款,更别提后续的油费、保险和保养。

而这样的收入在印度并非个例,超过6亿人月收入低于430元人民币,对他们而言,汽车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几千元就能拿下的摩托车才是生活刚需。



印度一家人的摩托

中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在浙江宁波的一家制造业工厂,普通工人月薪普遍在6000元以上,刚入职的年轻人凭借稳定收入,通过贷款就能轻松拿下一辆五六万元的国产车

五菱宏光MINIEV等平价车型常年占据销量榜前列,2025年9月单月销量依旧领跑细分市场,3万元左右的售价让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也能圆汽车梦。

即便预算有限,规范的二手车市场也提供了更多选择,3-5万元就能买到经过259项专业检测的可靠车型,汽车早已从“身份象征”变成了“生活标配”。



中国二手车市场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养车成本的差异,印度普通家庭每年的汽车养护费用要占到收入的15%-20%,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都要花在车子上。

而中国家庭的养车成本占比普遍低于8%,普通工薪族完全能够承受,收入与成本的双重差距,让中印汽车普及的起点就不在同一水平线。



中国 二手车市场

有路才能跑,基建差距断了印度“买车意愿”

光买得起车还不够,得有能跑的路、能停的位、能充的电,这些基础设施才是汽车普及的“硬保障”。

印度政府曾宣称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但挤掉统计水分后,实际沥青或混凝土铺设的公路仅343.86万公里,远低于中国的530.45万公里。

在印度北方邦的乡村,雨季来临后土路便成了泥塘,汽车根本无法通行,即便是国道,也有近30%是单车道,会车都要小心翼翼。



印度公路

中国的基建水平则让汽车有了“用武之地”,截至2022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7.73万公里,是印度的48倍之多,“村村通”工程让水泥路延伸到每一个偏远村落。

就像中企在纳米比亚承建的村村通项目那样,道路打通后汽车就能直达家门口,带动经济发展,这正是中国国内的真实写照。

在浙江丽水的山区,曾经闭塞的村庄通上水泥路后,村民们买汽车的意愿大幅提升,如今家家户户有车已不新鲜。



中国公路

此外,停车和充电的差距更是直观,印度大城市的停车位“一位难求”。

在孟买,市中心的停车费每小时折合人民币30元以上,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公共充电桩覆盖率不足5%,且大多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乡村地区想充电难如登天。

而中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商场、小区楼下,充电桩密密麻麻,工行等银行还推出新能源车专属低息贷款,让“买车容易用车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基建的差距,让印度人即便买得起车,也难有顺畅的使用体验,购车意愿自然大打折扣。



印度街头

不止“买得起”,中国靠“配套服务”拉满购车意愿

如果说收入、基建、产业是汽车普及的“三大支柱”,那么成熟的配套服务就是“点睛之笔”,让中国的购车意愿被彻底激活。

在汽车金融领域,中国的服务早已做到便捷高效,工行、建行等国有银行推出新能源车贷低至2.85%的优惠利率,部分品牌还提供2-3年免息政策,线上申请、快速审批成为常态

刚工作两年的年轻人,不用掏空积蓄,就能通过低息贷款拥有自己的汽车。

反观印度,汽车贷款堪称“门槛重重”,申请人需要提供大量纸质材料,审批周期长达15-20天,年利率普遍超过10%,高达75%的购车者只能选择全款支付



中国车展

而且经销商还存在捆绑销售保险、隐瞒手续费等乱象,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让本就犹豫的消费者更加谨慎。

二手车市场的差距则进一步拉大了购车门槛,中国建立了完善的二手车检测评估标准,瓜子等平台的259项检测涵盖车辆事故、维修、保养等关键信息,第三方认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而印度的二手车市场毫无规范可言,事故车、拼装车混迹其中,车辆信息不透明,消费者只能自行承担质量风险,二手车销量占比不足新车的20%。

从金融服务到二手车交易,中国的配套服务让“买车”变得简单又安心,这也正是汽车普及的重要助推器。



印度车展

结语

印度每千人34辆汽车,中国超250辆,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两个大国在收入水平、基础设施、产业实力、配套服务等全方位的发展差异。

中国的汽车普及,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源于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源于产业政策的长远布局,更源于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

印度并非没有潜力,庞大的人口基数、潜在的市场需求都是其优势,但想要缩小差距,不仅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更要补齐基建短板、稳定政策预期、完善产业生态。

未来,中国将朝着更智能、更环保的汽车社会迈进,而印度若能破解发展难题,也有望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

车轮滚滚向前,载着的不仅是人们的出行需求,更是两个大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差距的背后,正是值得深思的发展之道。

信息来源: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
中工网 2025-10-14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4岁孙杨确认不会退役!1金1银告别十五运 20年坚守5战全运夺13金

34岁孙杨确认不会退役!1金1银告别十五运 20年坚守5战全运夺13金

风过乡
2025-11-16 19:57:19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吉利银河V系列正式发布 首款车型V900将于广州全球首秀

吉利银河V系列正式发布 首款车型V900将于广州全球首秀

墨谈科技
2025-11-17 17:18:07
日本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女子被刺伤,紧急送医

日本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女子被刺伤,紧急送医

极目新闻
2025-11-16 19:58:32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陪玩陪睡不够!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彻底藏不住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9 21:58:39
X欲最强的星座,没有之一!

X欲最强的星座,没有之一!

同道大叔
2025-11-15 22:01:52
震撼!赴日航班大幅下滑,大批旅客果断退票取消旅游

震撼!赴日航班大幅下滑,大批旅客果断退票取消旅游

公子麦少
2025-11-17 15:35:28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70多岁老人要提前做好五个准备,最后一个很重要,有人却讳莫如深

情感大使馆
2025-10-30 10:28:22
工龄40年,个人账户385565.08元,60岁2个月退休,养老金能拿多少?

工龄40年,个人账户385565.08元,60岁2个月退休,养老金能拿多少?

养老规划罗姐说
2025-11-16 19:54:29
11月17日央视五套CCTV5及CCTV5+节目表

11月17日央视五套CCTV5及CCTV5+节目表

小鞄搞笑解说
2025-11-17 07:32:39
荒唐赛制终究来了!CBA新增10分钟潜力赛,球迷:真他娘是个人才

荒唐赛制终究来了!CBA新增10分钟潜力赛,球迷:真他娘是个人才

弄月公子
2025-11-17 15:17:36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中央定调,延退落地!1970至1975年生男性,能申请提前退休多久?

王五说说看
2025-11-14 07:07:13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哨兵被队友遗忘,深埋地下9年,发现时仍坚守军需库,双目已失明

兴趣知识
2025-11-11 21:20:51
性欲与寿命的关系,无论你是否修行,一定要知道

性欲与寿命的关系,无论你是否修行,一定要知道

学之道国学院
2025-11-17 15:38:34
男性长期禁欲:精子不排出去,身体会悄悄“变虚”吗?真相来了!

男性长期禁欲:精子不排出去,身体会悄悄“变虚”吗?真相来了!

爆侃君
2025-11-14 10:12:18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24日,即将发布上市!

16GB+1TB!新机官宣:11月24日,即将发布上市!

科技堡垒
2025-11-15 11:57:02
强冷空气来袭!广东最大降温幅度可达10℃

强冷空气来袭!广东最大降温幅度可达10℃

广东发布
2025-11-17 12:59:27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人均600万到欠400亿,毁掉“天下第一村”的不是别人,是他们自己

一家说
2025-05-23 15:05:58
1975年,周养浩刚被特赦就露出真面目:原来监狱中的积极都是装的

1975年,周养浩刚被特赦就露出真面目:原来监狱中的积极都是装的

南书房
2025-11-17 16:30:03
刚刚,江苏盱眙下雪了!寒潮影响何时结束?

刚刚,江苏盱眙下雪了!寒潮影响何时结束?

现代快报
2025-11-17 12:37:06
2025-11-17 18:07:00
霁寒飘雪 incentive-icons
霁寒飘雪
关注新鲜资讯,分享热点见闻
2714文章数 3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头条要闻

美国63岁大叔莫名成"恋爱杀猪盘男主" 数百名女性中招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教育
时尚
房产

手机要闻

Pro Max大战开启!卢伟冰放话:小米17 Pro Max是6000档佼佼者

亲子要闻

给娃冬季暖身,别总煮羊肉汤,三样温和食材,补气血脸色红

教育要闻

普通家庭选专业不用愁!认准“技术壁垒”,靠实力站稳脚跟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适当露肤、不死板老气,高级又有回头率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