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经济新方位·新产业里的传统力量|“工业牙齿”与新兴产业“咬合”越来越紧密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人民日报记者 张文豪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河南郑州,有一家“60多岁”的老企业,曾造出新中国第一批人造金刚石。如今,企业瞄准产业需求,持续发力创新,不断挺进新赛道,充分体现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编者

走进河南郑州梧桐街121号院,一台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矗立在园区。6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批人造金刚石,从厚重的钢铁腔体内淬炼而出。这台“功勋压机”作为我国超硬材料工业发展的见证,退役后保存在其研发地——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磨所”)。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部件。用这个大块头合成的金刚石,就是工业领域最锋利的‘牙齿’。”抚摸钢铁机身,92岁的三磨所老职工王光祖不胜感慨。

新中国成立后,刚起步的工业领域急需大量金刚石。为打破西方封锁,由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批准成立的三磨所,被赋予自主研发“金刚钻”的使命。

“我们的任务课题代号是121,这也是公司厂址门牌数字的由来。我是学化工的,一开始都不知道金刚石长啥样。大家从各领域抽调来,就是要实现超硬材料‘从0到1’的突破。”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王光祖至今忘不了1963年的那个冬夜:伴随着压机内传来的巨响,历经30余次试验,我国首颗人造金刚石成功问世。

1965年,三磨所参与研制出第一台六面顶压机,国产金刚石实现量产;1966年,第一颗立方氮化硼研制成功,两大超硬材料的拼图自此完整……如今,我国人造金刚石年产量约占全球的95%。

生产车间内,巨型压机整齐列阵,监视平台数据屏上显示多项数据。液压系统嗡鸣声起,6个粗壮的顶锤缓缓合拢。平静的钢铁外壳内,碳原料正经历着高温高压,进而孕育出金刚石晶体。

“这是我们研制的新型六面顶压机,缸径更大、性能更高、寿命更长。”老职工鲁涛是一名60后,去年刚退休的他语带自豪,“压机不断升级,公司的业务板块也在不断拓展。”

1981年入职第一天,鲁涛便被老师傅带到车间,学习压机操作要领。当时,他只知道金刚石很贵:“1克(5克拉)够我1个月的工资。”老师傅说,要让金刚石发挥更大作用,还要把它做成砂轮等磨削工具。

超硬材料产品长期被用作传统磨具、刀具,服务于机械工业领域。改革开放后,新需求涌现,三磨所也开始拥抱市场、尝试变革。

“老厂的转型很艰难。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科研院所改制,我们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鲁涛回忆,当时科研资金短缺、员工工资减少、技术骨干流失,“走在车间,听到的都是连片叹气声。”

很快,三磨所调整发展定位,瞄准蓬勃发展的汽车、电子信息领域,开始在新赛道谋求突围。

“转型初期,所里确定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砂轮为一个专攻产品。当时国内没有可用的高速磨床,所里也不具备磨削试验条件。”鲁涛说,他们只好跑到省外,在客户改装的设备上做试验。“砂轮产品重20多公斤,害怕运输磕碰,大伙儿轮流背着上火车。试验失败,再灰溜溜地回所里总结。”

靠着这股冲劲,三磨所的超高速砂轮跟上了行业步伐,不仅实现了国产替代,还进入国际知名车企生产线。如今,汽车发动机动力总成、变速箱、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等精密零部件的加工,都能找到超硬材料的身影。

从大国重器的矢量发动机,到信息处理的手机芯片;从大型船舶的传动曲轴,到细如发丝的医用刀具……曾长期应用于机械领域的“工业牙齿”,正“咬合”在人类探索的多个新兴领域。

“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越可能遭遇‘卡脖子’。打通超硬材料领域的关卡,是我们这代青年科研人员的使命。”全国劳动模范、三磨所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室主任王帅说。

近两年,国产人形机器人备受瞩目。在机器人“关节”等关键部件上,王帅和同事们找到了新市场:人形机器人使用的内齿轮,多是硬度较低的软齿面,传统加工工艺很难兼顾精度与效率。“齿面硬度和精度直接影响机器人‘关节’能不能顺滑、省力地反向驱动,如果做成硬齿面,还能提升‘关节’的使用寿命。”

去年,王帅团队成功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研发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加工的精密超硬磨具。由于该磨具形状极为复杂、精度要求在微米级,王帅形容其研发难度不亚于在头发丝上“绣花”——而且是在几十根发丝上绣出精度一致的“花”,否则各齿便无法使用。经过艰苦攻关,团队已完成机床软硬件升级改造,在实验室里突破了多齿精密超硬磨具的微米级修整技术。

近年来,人造金刚石的应用领域还从工业材料拓宽到功能材料、消费产品。在三磨所钻石品牌展柜,胸针、钻戒等培育钻石产品璀璨夺目。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千磨万击才孕育出来。比金刚石更坚硬的,是我们攻克难题的决心。”站在历经60多年风雨的“功勋压机”旁,王光祖的话语充满坚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极限翻盘!杜兰特统治加时赛,申京30+12绝平,火箭4连胜太燃

极限翻盘!杜兰特统治加时赛,申京30+12绝平,火箭4连胜太燃

体育见习官
2025-11-17 12:05:04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泰国王后衣袂扬,两天三衣会中文会开飞机,黑金战袍配小火炉美炸

全球时尚号
2025-11-15 12:37:48
鲁尼:和特朗普打高尔夫时周围全是狙击手,还有防核逃生装置

鲁尼:和特朗普打高尔夫时周围全是狙击手,还有防核逃生装置

懂球帝
2025-11-16 17:30:09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中国“摸着石头过河”数十年,“石头”终于快被摸完了

朔方瞭望
2025-11-08 11:29:44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我每月补贴弟弟8000块,妻子忍无可忍与我离了婚,刚出民政局...

我每月补贴弟弟8000块,妻子忍无可忍与我离了婚,刚出民政局...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7 01:39:26
一个混混的传奇:某大佬的司机和白手套,娶小燕子,洗白后又消失

一个混混的传奇:某大佬的司机和白手套,娶小燕子,洗白后又消失

阿胡
2024-10-29 12:19:46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boss外传
2025-10-17 15:30:03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观察者海风
2025-10-12 09:53:25
何冰娇含泪告别!全运会8强出炉:男双福建占4席!附17日赛程

何冰娇含泪告别!全运会8强出炉:男双福建占4席!附17日赛程

佑铭羽球
2025-11-17 01:53:30
蒋介石想不到,当年不认的后代,竟长成了蒋家如今的脸面

蒋介石想不到,当年不认的后代,竟长成了蒋家如今的脸面

黄丽搞笑小能手
2025-11-16 06:44:05
当山姆会员选择不再续费

当山姆会员选择不再续费

创业最前线
2025-11-16 21:50:09
摆向阳任河南省民宗委党组书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摆向阳任河南省民宗委党组书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中国经济网
2025-11-17 10:18:14
本周京城气温上演“变奏曲” ,今天最高温仅4℃!气温回升具体时间——

本周京城气温上演“变奏曲” ,今天最高温仅4℃!气温回升具体时间——

BRTV新闻
2025-11-17 09:11:06
火箭击败魔术,赛后4个好消息和2个坏消息,想夺冠必须改善

火箭击败魔术,赛后4个好消息和2个坏消息,想夺冠必须改善

邹维体育
2025-11-17 11:56:32
日媒: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同中方协商高市早苗言论

日媒:日本外务省高官今日访华,同中方协商高市早苗言论

凤凰卫视
2025-11-17 11:02:16
剑桥学霸诞生!谢氏家族迎来高光时刻,三代逆袭:从戏子到科学家

剑桥学霸诞生!谢氏家族迎来高光时刻,三代逆袭:从戏子到科学家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6 21:12:28
被忽视的历史,汉朝战胜匈奴,是无意中碰到了匈奴的死穴

被忽视的历史,汉朝战胜匈奴,是无意中碰到了匈奴的死穴

掠影后有感
2025-11-17 08:58:57
西安取暖费:5.8元/㎡,贵吗?

西安取暖费:5.8元/㎡,贵吗?

人在长安
2025-11-15 12:37:37
青海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晓英转任中国瑞达投资发展集团总经理

青海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晓英转任中国瑞达投资发展集团总经理

澎湃新闻
2025-11-17 10:58:28
2025-11-17 12:59: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9726文章数 45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艺术
本地
房产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中年女人的开挂指南,避开花衣服和紧身衣,把优雅感焊在身上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