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正因外部势力的持续搅局变得愈发复杂,继日本高市早苗政府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后,韩国近期的一系列动向引发广泛关注——从韩美同盟升级后的军事联动,到部分政客的模糊表态,都让“韩国是否会高调介入台海局势”成为热议焦点。面对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微妙变化,中国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多方向临战准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事实上,韩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摇摆性。早有前总统尹锡悦公然声称“台湾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将其与朝鲜半岛问题相提并论,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韩建交联合公报精神,遭到中方严正驳斥。而近期,随着韩美同盟“现代化”进程推进,两国在军事领域的绑定愈发紧密,不仅频繁在日本海举行联合军演,美国还批准向韩国提供核潜艇技术与燃料支持,韩国更是计划将军费提升至GDP的3.5%,2030年前投入250亿美元采购美国武器,甚至向驻韩美军送上330亿美元“礼包”。这种军事合作的持续升级,让外界不得不担忧韩美同盟是否会突破原有定位,将干涉范围延伸至台海。
在中韩外交层面,相关分歧已公开显现。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在与中韩媒体座谈时,直面韩国记者提出的“韩美同盟是否会介入台海事态”这一尖锐问题,明确亮明中方底线:“如果韩美同盟的战略目标发生变化,中方对其态度也将随之改变”,并强调“任何国家在中国人民的痛处捅刀子,中方必然作出强烈反应”。这番表态既是对韩国的严正警告,也折射出中方对韩美同盟可能介入台海的高度警惕。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虽曾表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韩国不会介入”,并推动中韩经贸合作回暖,但在美韩军事同盟的强绑定下,其政策能否持续、能否真正顶住美国压力,仍存在不确定性。
韩国的摇摆背后,是其“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双重诉求困境。中国作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韩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已达70万亿韩元,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重启,AI、银发产业等多个合作领域持续深化,韩国显然无法承受脱离中国市场的代价。但在安全层面,韩国长期依附于美韩同盟,面对美国的施压,又不得不做出一系列军事配合动作。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看似稳妥,实则暗藏风险——一旦台海局势发生变化,韩国若被卷入其中,必将严重损害其中韩关系大局,最终得不偿失。
面对这种复杂局势,中国的多方向临战准备必须落到实处。军事层面,应持续强化台海地区的军事部署与常态化演训,提升海空力量的快速反应能力,明确传递“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反制”的坚定意志;外交层面,需持续夯实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共识,通过官方渠道多次向韩方划清红线,要求其恪守中韩建交公报精神,不与外部势力勾结干涉台海事务;经济层面,既要维护中韩经贸合作的基本盘,也要建立风险对冲机制,防范因地缘政治变化带来的合作波动;舆论层面,应清晰揭露外部势力干涉台海的本质,让国际社会认清“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是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准备并非寻求冲突,而是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必然选择。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中韩建交联合公报中早已明确这一核心原则,韩国政府对此有着清晰认知。我们希望韩方能够保持理性,认清大势,不被外部势力裹挟,不跨越台海问题的红线,以实际行动维护中韩关系的稳定发展,共同守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企图干涉中国内政、阻碍国家统一的行为,都将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无论是日本还是其他国家,都不应误判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与能力。中国做好多方向临战准备,既是对分裂势力的震慑,也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守护——只有让外部干涉势力明白“介入台海必遭反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其冒险冲动,为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创造有利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