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2日上午9点,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朝鲜劳动党书记黄长烨和副手金德弘借口去买生活用品,躲进韩国驻北京总领事馆附近的一家百货店内,而事实上他们的此行目的是去会见韩国情报部门国情院的人,是为商量叛逃事宜。之后,他和助手便搭乘出租车直奔韩国驻华大使馆,两人上午11点进去就立即受到韩国的庇护。
![]()
而此时朝鲜驻华使馆还在为黄长烨庆祝生日,就在大家等主角时,却发现黄长烨不见踪影了,于是大使馆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在得知黄长烨叛逃后,朝鲜立即动员上千名朝鲜留学生到韩国大使馆抗议,同时出动上百名朝鲜特工企图暗杀黄长烨,为此当时出动1000多名武警及其装甲车在韩国大使馆附近警戒,那么作为朝鲜高层领导人为何要叛逃至韩国驻华大使馆呢?
![]()
左黄长烨,右金弘德
据黄长烨后来的回忆录解密:当时的细节是这样的,1997年2月份黄长烨到日本表面上是参加一项国际研讨会,但是实际上是受金正日的指示去日本寻求粮食援助的,结果一无所获,因此黄长烨感觉回去朝鲜后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他了解金正日的脾气和个性,再加上上次他到莫斯科访问时失口说出:朝鲜主题思想不是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而是他自己的(他在朝鲜被成为主题思想工程师),当时金正日收到报告后勃然大怒,这两件事让黄长烨终日惶恐,寝食难安,毕竟他身处高层,多少听到了一些关于金正日对自己下手的风声,所以他趁到日本出国访问之际,他和自己的助手金弘德投奔韩国。
![]()
事实上像黄长烨这样的高层领导人叛逃都会有事先秘密接头好的,在黄长烨去日本之后,就有韩国情报部国情院的特工早已与之接头好了,只等黄长烨下最后的决心,当时日本没有直飞朝鲜的航线,需要转道北京,再从北京乘火车到达平壤回国。出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黄长烨和助手金弘德需要转道第三方国家,才能进入韩国,经过两个月的艰难谈判最终黄长烨进入菲律宾,随后到达韩国首尔。
![]()
黄长烨投奔韩国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世人侧目,对朝鲜来说损失自是不用多说,对韩国来说那影响比消灭对手十个师还要大,根据黄长烨的级别,他是迄今朝鲜变节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据日本《每日新闻》当时披露,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得知黄长烨叛逃后怒骂: “黄长烨是猪狗不如的叛徒。”韩国《朝鲜日报》当时也曾报道说,黄长烨是朝鲜头号暗杀对象。朝鲜特工时刻要结束他的性命。
![]()
到达韩国首尔后,黄长烨受到当时的总统金泳三的亲切接见,并成为黄是“英雄”,但是黄长烨在韩国一直受到朝鲜特工的追杀,因此对黄长烨的护卫一直是最高的,所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住在哪里,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据韩国解密资料,黄长烨住在一个大院子内,院中有一二层别墅,而且院子内有几只训练有素的猛犬,一般人根本没有办法接近,即使有个风吹草动,立即狂吠不止,而且有48名韩国特工24小时保护,别墅内外都有监控,门窗玻璃都是防弹的,别墅内,有餐厅,卧室,书房,衣帽间,有专门的厨师,保姆伺候,尽管受到最高级别的警卫,但是还是时刻受到朝鲜特工的追杀。
![]()
2010年1月份,朝鲜侦查总局派遣训练有素的特工金养浩和金桂冠以“脱北者”的身份从中国转道泰国,再从泰国假装是朝鲜脱北者的身份潜入韩国,经过长期的追踪和调查,金养浩和金桂冠找到了黄长烨的住所,就在他们将要下手之际,被韩国情报部门所擒获,事情败露,此后,仍不断有朝鲜特工前来追杀黄长烨。
![]()
2010年10月10日,上午9时30分左右,黄长烨被发现死于韩国首尔江南区住宅中。按照黄长烨的生活习惯,他每天上午9点30左右会坐到2楼客厅圆桌前的椅子上喝茶看书,但当天快中午了仍未见他出现,卫兵见状进入二楼后,发现黄长烨在浴缸内死亡。据悉,当时浴缸里的水还是热的,黄长烨全裸半坐在里面。但是韩国警察调查后认为黄长烨24小时都有贴身警卫保护,而且家中监控没有外人进出的迹象等,推测很可能是自然死亡。
巧合的是在黄长烨死后不到1小时,朝鲜就举办盛大的阅兵庆典,时间如此巧合,让外界猜疑不断,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暗杀呢?另据悉,黄长烨投奔韩国后,他的妻子及其长女被“恩准”自尽,其余亲属皆被流放做苦力。
1995年朝鲜第六军团叛变,军方情报为何沉默,这里面有啥猫腻?
1995年朝鲜第六军团政委叛变,为何军团长调不动军队?最后咋办?
90年代朝鲜“苦难的行军”到底有多苦,饿死30万人包括5万名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