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乌密谋劫持俄战机未遂,欧盟试图挪用1400亿欧元俄资产援乌。
武契奇更发出“俄欧开战”预警。
表面是乌克兰危机升级,实则是西方与俄罗斯的战略对峙正滑向失控边缘。
![]()
这场博弈早已超出战场胜负,牵动全球安全格局。
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某一方的强势,而是所有人在悬崖边试探时,误判了彼此的底线。
大家好,小汉这篇观察,就来拆解近期愈演愈烈的欧俄对抗困局。
![]()
最近国际局势真是波谲云诡,一件接一件的大事让人看得心惊。
尤其是在节骨眼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发出警告说欧洲和俄罗斯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让本就紧张的俄乌冲突,朝着更危险的方向又迈了一步。
英乌300万策反俄飞行员
事情要从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说起。
2025年11月,英国情报机构和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悄悄联手,想干一件大事。
劫持俄罗斯的米格-31战机。
这可不是普通战机,它搭载着“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杀伤力十足。
![]()
为了让这个计划得逞,他们找了个自称谢尔盖的联络人。
通过Telegram联系上俄罗斯的一名飞行员,开出了天价诱惑。
一开始,谢尔盖只是以国际新闻机构员工的名义。
给飞行员发记者证、送钱,想套取军事信息,慢慢拉近距离。
![]()
等铺垫得差不多了,就直接抛出核心条件:
只要飞行员驾驶这架带导弹的战机,飞到罗马尼亚康斯坦察的北约基地就能拿到100万美元酬金。
要是顺利交付,酬金直接涨到300万美元,还能给飞行员及其家人办理西方国家的公民身份。
![]()
更险恶的是,他们压根没打算让这架战机留在北约基地。
而是计划用防空导弹把它击落,然后把脏水泼给俄罗斯,挑起更大的冲突。
![]()
不过,他们的算盘打错了。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从一开始就掌控了局势。
飞行员也果断拒绝了这个诱惑,没让这场大规模挑衅得逞。
![]()
11月11日,俄安全局正式通报了这起事件。
还透露乌克兰方面原本计划让飞行员用有毒物质在空中制服机组指挥官,只是没能实现。
截至目前,英国和乌克兰都没对这事作出回应。
但这场未遂的劫机阴谋,已经让俄乌之间的对立又添了一把火。
![]()
作为回应。
俄罗斯当天就用“匕首”导弹袭击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电子侦察中心和旧康斯坦丁诺夫机场。
双方的报复行动就此展开。
![]()
欧盟1400亿援乌遇阻
这边英乌的劫机阴谋刚败露,那边欧盟又闹出了大动静。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大约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
其中欧盟冻结俄央行资产就有1850亿到2000亿欧元,这些钱大多由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掌控。
![]()
眼看着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大幅削减,乌克兰的财政缺口越来越大,欧盟就想出了一个主意:
把这些冻结资产的收益拿出来,给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的贷款。
![]()
这个被称为“赔偿贷款”的方案,听起来挺“巧妙”:
不动用资产本金,只是把资产作为抵押品投资欧盟零息债券,筹集现金借给乌克兰。
等俄乌冲突结束,让俄罗斯给乌克兰支付“战争赔款”,乌克兰再用这笔赔款偿还欧盟贷款。
![]()
最后欧盟再解除资产冻结。
欧盟还希望七国集团成员国一起参与,分担风险。
![]()
可这方案一出来,就遭到了不少反对。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直接表态,说这钱要是变成战争预算,只会延长冲突、扩大损失。
不符合斯洛伐克的国家利益,坚决不参与。
![]()
比利时的态度更关键,因为大部分冻结资产都在他们境内的欧洲清算银行。
一旦欧盟强行推进,俄罗斯很可能会起诉,比利时担心自己要独自承担法律风险。
所以明确要求27个成员国共同担责,否则就阻止这个决定。
意大利和法国也提出反对,怕国际法院裁定这一行为非法,让欧盟背上金融负债。
![]()
俄罗斯方面的反应更是强硬。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言,这就是“非法没收俄罗斯财产,说白了就是盗窃”。
任何侵占俄资产的个人和国家都会被追究责任。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警告,俄方会根据对等原则作出非常严厉的回应。
![]()
目前,俄罗斯已经通过法院采取了反制措施。
多家俄银行和企业起诉欧洲清算银行,要求赔偿被冻结资产的损失。
![]()
原本欧盟计划12月召开专题会议敲定这事,但现在内部分歧严重,法律风险又高。
这个1400亿的援乌计划能不能成,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
武契奇预警俄欧开战风险
就在英乌搞事、欧盟内斗的同时,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一番话,让整个欧洲都紧张了起来。
11月11日,他在电视采访中明确表示。
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假设了。
![]()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看到了各国都在加紧备战:
罗马尼亚、波兰、芬兰这些欧洲国家在扩军,俄罗斯也没闲着,双方的军事开支都在快速增长。
![]()
武契奇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就曾声称。
德国已经做好了与俄罗斯开战的准备,还说北约已经部署了80万兵力。
![]()
不过有分析指出,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实际规模只有4万人。
“80万兵力”可能是德国为了争取内部支持、强化军事能力的政治姿态。
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俄欧关系的紧张程度。
![]()
法国总参谋长更是直接预警,法国军队要为未来3到4年内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做好准备。
从数据来看,欧洲的备战迹象确实明显。
![]()
2024年,欧盟的防务开支总额达到3430亿欧元,较上年增长19%,创下纪录。
25个成员国都增加了防务预算。
![]()
俄罗斯这边,已经在乌克兰动员了60万军队。
还控制了乌克兰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一个葡萄牙的面积。
顿巴斯的资源、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能源都被俄方掌控,军事和经济底气都很足。
![]()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双方虽然都在备战,但其实都不想爆发直接冲突。
欧洲没向乌克兰派遣正规部队,援乌武器也有限制。
俄罗斯也没“火力全开”,没动用战术核武器。
在武契奇发出警告的同期,俄罗斯外交部已明确表示没有任何攻击北约国家的计划。
![]()
但这种微妙的平衡能不能维持住,谁也说不准。
一旦平衡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北约有共同防御条款,美国可能被迫下场。
日韩和北约合作密切,朝鲜又和俄罗斯关系匪浅,战火可能蔓延到亚洲。
![]()
对塞尔维亚来说,处境更是两难,它100%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
既想加入欧盟,又不想和俄罗斯撕破脸,只能加紧军备建设,确保自身安全。
![]()
现在俄乌冲突已经迈入第四个年头。
俄军占据战场优势,乌军深陷内外交困,西方援助疲态尽显。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早就说过,这场战争没有军事赢家,最终只能通过谈判解决。
![]()
可现实是,双方的诉求分歧巨大,停火谈判迟迟没有进展。
英乌的劫机阴谋、欧盟的资产争议、俄欧的备战动作,都在把局势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
和平从来都不是轻易能得到的。
想要终结这场持续多年的苦难,需要各方放下执念、理性妥协。
否则一旦战争扩大,只会有更多人承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痛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