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疑锁定北约将领,毫不犹豫发射:1000万美元天价锆石高超导弹

0
分享至

俄乌冲突持续胶着之际,一则来自俄罗斯方面的军事动态引发全球关注:俄军突然向乌克兰苏梅州发射一枚SS-N-33“锆石”高超音速导弹。这一动作看似“大炮打蚊子”——苏梅州与俄罗斯接壤,常规的BM-30“龙卷风”远程火箭炮即可覆盖,而“锆石”作为俄罗斯目前仅装备40枚的“战略级武器”,本应专用于打击美军核航母等高价值目标,其成本与稀缺性使其成为俄军“舍不得用”的“杀手锏”。然而,俄军此次却毫不犹豫地将其投入战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从技术性能看,“锆石”导弹堪称俄军“非对称作战”的典范。其最大速度达8-10倍音速,射程1000公里,平均速度9000至11000公里/小时,且能全程保持高超音速飞行(而非短暂加速),这使得现有防空系统几乎无法拦截。更关键的是,其穿透数米厚混凝土和泥土的能力,使其成为打击地下指挥所、加固工事的“利器”。俄罗斯媒体援引地下情报协调员谢尔盖·列别捷夫的消息称,苏梅州一个秘密掩体内,北约与乌克兰将领正在召开特别会议,这或许是俄军动用“锆石”的直接原因——对高价值目标的“斩首行动”,远比消耗常规弹药更具战略价值。


然而,这一决策也暴露出俄军在战场态势感知与目标选择上的精准化升级。过去,俄军对乌军基地、炮兵阵地的打击多依赖“龙卷风”火箭炮、天竺葵无人机或FAB炸弹等低成本武器,而“锆石”的“首秀”标志着俄军已将“精确打击”从战术层面提升至战略层面。正如乌克兰总参情报局副局长瓦迪姆·斯基比茨基所言,俄军正在通过大规模生产天竺葵无人机(2026年计划7万架)和FAB滑翔制导炸弹(11月以来日均发射200-250枚),构建“高低搭配”的打击体系,而“锆石”则成为这一体系中“一锤定音”的终极手段。这种“奢侈”的使用方式,或许正是俄军对北约深度介入冲突的强烈回应——通过展示“非对称作战能力”,向对手传递“任何高价值目标均不安全”的威慑信号。


TOS-3A“日炙”:俄军温压弹的“进化论”

如果说“锆石”是俄军的“战略尖刀”,那么TOS-3A“日炙”重型温压弹发射系统则是其“战术重锤”。近日,俄罗斯乌拉尔车辆厂向俄军交付新一批TOS-3A,这款基于T-80坦克底盘改进的武器,彻底颠覆了传统温压弹发射系统的作战模式。

此前,俄军装备的TOS-1A虽在打击乌军坚固工事、战壕和火力支撑点时效果显著,但其机动性差、射程近、易遭无人机打击的缺点,在信息化战场上愈发凸显。而TOS-3A的升级堪称“脱胎换骨”:采用T-80坦克底盘后,其机动性大幅提升,可在野战环境下快速部署;新增的反无人机系统,使其能应对乌军无人机“蜂群”攻击;全新的导航与定位系统,将打击精度提升至“几米范围”,并大幅缩短战斗准备时间。用乌拉尔车辆厂副总经理德米特里·谢米佐罗夫的话说:“通过实战应用持续技术升级,是保持高效性能的最有效途径。”


TOS-3A的列装,标志着俄军在“非对称作战”领域再进一步。温压弹的恐怖威力(通过高温、高压和窒息效应摧毁封闭空间内目标)与高机动性、反无人机能力的结合,使其成为城市战、堑壕战的“理想武器”。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升级路径反映了俄军对现代战争形态的深刻理解——信息化并非西方军队的专利,俄军正通过“实战-反馈-改进”的闭环,将传统武器与新技术融合,打造适合自己的作战体系。例如,TOS-3A的导航系统升级,或许借鉴了俄军在无人机作战中积累的定位数据;反无人机系统的加入,则直接回应了乌军无人机对俄军后勤节点的频繁袭击。


2025年的俄军:从“冷战遗风”到“信息化先锋”

对比2022年与2025年的俄军,变化堪称翻天覆地。2022年的俄军,仍被贴上“冷战遗风”的标签:笨重的装甲集群、缺乏信息化的指挥体系、依赖“万炮齐射”的饱和攻击。然而,三年过去,俄军已悄然完成转型:在信息化领域,其通过“星链”替代系统、电子战网络和无人机侦察体系,构建起覆盖战场的“感知-决策-打击”链条;在作战模式上,无人机从辅助角色跃升为核心平台,超低空控制权争夺成为新的战场焦点;在武器研发上,“锆石”“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与TOS-3A温压弹的组合,形成了“战略威慑+战术精确打击”的立体体系。


这种转型的背后,是俄军对现代战争规律的重新认知。信息化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作战理念、指挥体系和武器装备的系统性革新。俄军通过“以战促改”,将战场经验转化为技术升级的动力,例如TOS-3A的反无人机系统,正是对乌军无人机威胁的直接回应;而“锆石”导弹的实战使用,则验证了高超音速武器在非对称作战中的价值。这种“实战-改进-再实战”的循环,使俄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了作战效能的跨越式提升。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郭某刚案笔录披露:邻居证词透露关键信息,黑暗中申某良别无选择

郭某刚案笔录披露:邻居证词透露关键信息,黑暗中申某良别无选择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19:15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挖出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私下里他和谁在一起

刚哥说法365
2025-11-16 14:35:38
把兰州文旅干破防的“剪刀姐”身份被扒,不是谁发视频谁有理

把兰州文旅干破防的“剪刀姐”身份被扒,不是谁发视频谁有理

Mr王的饭后茶
2025-11-16 21:54:10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83年,下岗职工花700块买下上海废旧水塔住,22年后拆迁时愣了

温情邮局
2025-11-11 10:58:54
释永信交代的过程令人吃惊!你想象不到他的生活有多豪!

释永信交代的过程令人吃惊!你想象不到他的生活有多豪!

史行途
2025-09-20 08:01:12
吃他汀一颗花生不能碰?医生提醒:不止花生,这6样食物也要小心

吃他汀一颗花生不能碰?医生提醒:不止花生,这6样食物也要小心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7 16:38:40
部分日本电影宣布暂缓上映

部分日本电影宣布暂缓上映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7 16:44:06
湖人宣布!你好,詹姆斯!40岁超巨即将赛季首秀

湖人宣布!你好,詹姆斯!40岁超巨即将赛季首秀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7 12:06:15
担心打不过以色列,伊朗专家怀疑歼10机动性:要求测试发动机性能

担心打不过以色列,伊朗专家怀疑歼10机动性:要求测试发动机性能

烽火观天下
2025-11-15 23:44:14
刚刚,江苏下雪了!0℃,常州接下来……

刚刚,江苏下雪了!0℃,常州接下来……

中吴网
2025-11-17 13:17:0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84亿,造成集资参与人损失128亿元!王伟等34人获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84亿,造成集资参与人损失128亿元!王伟等34人获刑

红星新闻
2025-11-17 17:08:13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17 06:10:53
今天,A股跌到3959了,不出意外,明天大概率要这样走了

今天,A股跌到3959了,不出意外,明天大概率要这样走了

振华观史
2025-11-17 15:01:16
曾医生回原单位上班,视频拍摄者已曝光,事发原因是为了副院长

曾医生回原单位上班,视频拍摄者已曝光,事发原因是为了副院长

平老师666
2025-11-13 20:51:40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6 00:05:03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女单决赛堪比神仙打架,邓亚萍给出6字点评,最大赢家并非王曼昱

女单决赛堪比神仙打架,邓亚萍给出6字点评,最大赢家并非王曼昱

萌兰聊个球
2025-11-17 09:07:58
41岁罗本已成为职业板网球手,拥有3个积分世界排名第1980位

41岁罗本已成为职业板网球手,拥有3个积分世界排名第1980位

懂球帝
2025-11-17 01:28:06
2025-11-17 19:16:49
松林看世界 incentive-icons
松林看世界
军营献青春,厉兵秣马归来
10852文章数 17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近日在海地与疑似帮派成员发生交火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教育要闻

“行走的50万!”老师讲抗战被家长举报:我女儿可是中日混血!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数码要闻

锐龙AI Max+ 395领衔!AMD启动中国高校AI教育“春雨”计划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