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车型更新后,浦东机场穿梭巴士被吐槽体验下滑、效率变慢

0
分享至



“为何穿梭巴士要改成公交车车型?乘客体验度不如以前”“上不去下不来,场面很混乱”……近日,有部分市民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往返于浦东机场P4停车场与T1、T2航站楼的穿梭巴士近年来更改车型后,体验度有所下滑,更换车型的呼吁增多。

浦东机场的P4长时停车场是市民黄先生节假日远途出行的停车点之一。他告诉记者,如果预订了浦东机场的航班,他会提前在小程序“在机场Plus”预约停车位,根据停车天数支付停车费,停满一天封顶48元。除了停车费相较于周边具有性价比外,停车场还配套提供了免费的穿梭巴士服务。市民停完车,直接在穿梭巴士站点上车,就能前往T1、T2航站楼出发层入口。“穿梭巴士每隔10-15分钟就有一趟,24小时不间断,极大提高了大家来P4停车的吸引力。”



穿梭巴士接驳站的接送信息。

不过,陆续有市民发现,约两年前,穿梭巴士的车型从大巴改为了公交车。原先行李放在大巴下方的行李舱,乘客再上车坐好,如今乘客需携带行李上下车。黄先生表示,十一前夕,他乘坐穿梭巴士从P4停车场出发时,车内已经人满为患。在T1航站楼停靠时,想下车的乘客下不去,想上车也上不来。原因一方面是车门口站了不少拿着行李到T2航站楼下车的乘客,加上车内空间不足,周转不开。“在节假日前后,人多车少的情况下,这样的车型降低了周转的效率,便利度大打折扣。”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新车型带有多级台阶,大部分携带行李箱的乘客搬上搬下费时费力,也不够安全。部分司机开车较为着急,增加了一定的隐患。


夜间上下车的旅客仍不少。

11月11日,记者前往实地查看时,距离P4停车场最近的C号停车楼停了满满当当的私家车。穿梭巴士接驳站的指引信息十分清晰。服务站的标识显示,穿梭巴士发车间隔6时至21时,每10分钟一班,21时至次日6时,每15分钟一班。记者下午4时30分左右抵达时,站点停靠了2辆“金旅客车”牌的公交车,车头车位显示屏滚动着“穿梭巴士-T1-T2”字样。车内张贴告示:车辆行驶请抓好扶手,全程看护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小心车辆台阶,注意安全。

记者注意到,车内有18个常规座位,5个分布在车辆前侧,13个分布在车身后方。前车厢4个座位被抬高30厘米左右,车后方的13个座位被抬高了约50厘米,需走上2-3个台阶。仅1个座位未被抬高。座位区几乎占据了一半的车厢面积。由于坐下后周边没有合适的空间看管行李,多是行李轻便的旅客选择居多。第一辆的人流量不算大,还未坐满就发车了。等到第二辆时,座位全部坐满,一大半站立空间也站满了乘客。


前车厢4个座位被抬高30厘米左右。


车后方的13个座位被抬高了约50厘米,需走上2-3个台阶。

乘客吴女士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她告诉记者,他们第一次尝试来P4停车场,一家要出行2天半,停这边费用能比周边其他停车场便宜近一半。他们将2个大的行李箱放在站立区,由长辈在那儿看管,“台阶上座位区的空间有限,没必要把行李搬上来。”穿梭巴士将会转弯经过2个地面十字路口,转向是有一定侧倾。后来的乘客与行李挤在一道,需要一手捏着扶手,一手拉着行李,避免行李滚动。


选择坐下的乘客多是携带轻便行李。

抵达T1航站楼时,不少乘客纷纷准备下车。此时一名位于后车厢门附近的乘客拿着行李箱正巧打电话,他慢慢挪动往前,让出通道,方便其他乘客下车。同时,上来的乘客(即前往停车场的)重新填满了站立区。穿梭巴士继续驶向T2航站楼,在下车客流的冲击下,站立在车门附近的两位携带行李的旅客进退两难,一定程度影响了下车效率。这解释了在客流高峰,有乘客会遇到“上不去,下不来”的情况。


穿梭巴士行经T1至T2航站楼的过程中,上下客流较大。

当天21时后,记者再次乘坐穿梭巴士,客流并未减少。此外,发现有两辆穿梭巴士车型的车被调整为“安检员工摆渡车”。据部分市民反映,除了车型的变更,很多机场员工换班也有搭乘摆渡车离开机场的需求。加上原来T1-T2摆渡车取消,与P4停车到机场的线路合并,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乘客感到客流“增加”。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乘客,据他们回忆。2023年乘坐穿梭巴士时,车型类似长途大巴。行李舱分为T1、T2两个部分,司机会引导乘客分区摆放行李。记者以乘客身份致电咨询穿梭巴士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车型变更原因可能是机场方面与原先合作的公司合同到期,因此重新调整所致。他们将会把意见建议反馈给上级。部分市民表示,建议参考机场停机坪内摆渡车,采用站立空间更大车型车,对于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更为友好。

原标题:《车型更新后,浦东机场穿梭巴士被吐槽体验下滑、效率变慢》

栏目主编:毛锦伟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车佳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外卖为什么突然没单了

大嘴説
2025-11-17 11:29:20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6:22:27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45岁董洁在北京定居,住豪宅不请保姆不通暖气,还要自己洗衣做饭

疯说时尚
2025-11-16 10:37:52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庄兆东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7 19:16:03
给过去10年最好的谍战剧排个名:《沉默的荣耀》第6,《风筝》第2

给过去10年最好的谍战剧排个名:《沉默的荣耀》第6,《风筝》第2

皮皮电影
2025-11-17 09:32:40
G联赛:杨瀚森21+9+3+3帽连中两记续命三分 混音惜败吞首败

G联赛:杨瀚森21+9+3+3帽连中两记续命三分 混音惜败吞首败

醉卧浮生
2025-11-17 11:23:37
突传死讯!39岁“东邪”李镇东去世,多次登央视,疑过度熬夜导致

突传死讯!39岁“东邪”李镇东去世,多次登央视,疑过度熬夜导致

裕丰娱间说
2025-11-16 08:53:27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新京报
2025-11-17 13:13:52
中日关系紧张:大量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中日关系紧张:大量中国游客依然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影像温度
2025-11-17 16:12:46
高市万万没想到,派“弃子”来华后,中国立场变了,又叫停2件事

高市万万没想到,派“弃子”来华后,中国立场变了,又叫停2件事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7:48:17
乌军能否守住红军城?不能!

乌军能否守住红军城?不能!

史政先锋
2025-11-17 16:09:20
中方反制开始,高市支持率不降反升,近半数民众赞成武力介入台海

中方反制开始,高市支持率不降反升,近半数民众赞成武力介入台海

时时有聊
2025-11-17 07:32:57
开发商伪造公证书变卖房主34套房,当地房管局:无能力核实真假

开发商伪造公证书变卖房主34套房,当地房管局:无能力核实真假

新京报
2025-11-17 19:43:32
小孩姐再夺一冠!全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于子迪斩获第3金

小孩姐再夺一冠!全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于子迪斩获第3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7 20:30:15
宋佳获奖后口碑大翻车!官方评论区沦陷,过往得奖经历被彻底开扒

宋佳获奖后口碑大翻车!官方评论区沦陷,过往得奖经历被彻底开扒

萌神木木
2025-11-16 14:09:44
泰王访华目的揭秘,背后是女王储和四子夺嫡的“托孤”豪赌

泰王访华目的揭秘,背后是女王储和四子夺嫡的“托孤”豪赌

天气观察站
2025-11-17 06:25:51
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十大出口支柱产业竞争力或五年内被中国全面反超

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十大出口支柱产业竞争力或五年内被中国全面反超

新浪财经
2025-11-17 17:14:39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日媒通告全球:如果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着当先锋

日媒通告全球:如果若中日开战,中国人会抢着当先锋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6 11:54:30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7 01:13:46
2025-11-17 21:11:00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5447文章数 7578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头条要闻

吉林白城回应"使用地砖铺贴河床":系必要的工程措施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高市早苗的算计,将让日本割肉5000亿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亲子
旅游
本地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新型攀比”正在流行:孩子深受其害,家长却一无所知

亲子要闻

什么叫溺爱?

旅游要闻

香港2025年前10个月访港旅客约4100万人次 同比增加12%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