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
贵州黄果树立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太平路潮汇街区。
![]()
日新月异的云岩区。
高伟
时代浪潮滚滚,五年倏忽而逝,却足以书写新篇。“十四五”收官之际,贵阳市云岩区以一场千亿级的跨越,写下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三五”末的860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1092亿元,“十四五”末可望达1150亿元,跨越9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三个台阶,年均增长5.3%左右——这个全省面积最小的区,以最大的经济密度,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五年来,云岩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四新”引领方向,以“四化”夯实根基,在“四主四市”的战略航道上破浪前行,全面做好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工作,每一步都踏出铿锵足音,每一程都写就担当作为。
如今,15.41万户市场主体在此扎根,超千家“四上”企业枝繁叶茂,117.6万常住人口安居乐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大关,连续四年领跑全省全市。
数字无言,却是发展活力最真实的写照。站在新起点,云岩区将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务实笃行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于区域竞争中续写辉煌。
文脉传承 文旅破圈
夕阳余晖中,蜿蜒的历史城垣步道闪耀着时光印记。七旬老人陈明德动情地说:“这条步道就像时空纽带,让我们触摸到城市的千年脉动。”
作为贵阳历史文化核心承载区,云岩区拥有老城垣步道5113米,“九门四阁”中的七门四阁坐落于此,文脉绵延,底蕴深厚。
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云岩区在“一河一道一片”系统建设中,将68处文保单位串珠成链、集链成群,通过精心规划历史寻迹线路、文化体验节点,并创新开发智能语音导览等智慧应用,让沉睡的历史在现代科技中重新苏醒。
如今,读懂云岩不再需要翻阅厚重的史书,走进特色街区,历史正以崭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在新印1950文创园,昔日的机器轰鸣已被创意交流取代。园区在保留工业遗存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设计,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日均3.5万人次、累计突破300万人次的客流量,见证了这座工业遗存的时代新生。
毗邻的太平路潮汇街区,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这里延续着贯城河“母亲河”的文化底蕴,创新诠释贡院文化的当代价值。近200家特色商铺焕发活力,构建起古今交融的商业生态系统。
夜幕降临,文昌阁城墙前,100余场路边音乐会让六百年古建筑在青春旋律中重焕光彩;“民族巡游大联欢活动”精彩纷呈,市民游客近距离领略全省民族文化的风采;今年春节,贵阳越界影城凭借《哪吒2》上映及民族文化活动成功出圈,XR影厅的创新推出,以“影旅融合”打造出内涵丰富的现代文化空间。
这五年,云岩区通过提升文旅业态,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模式延续城市文脉,实现文旅新质生产力突破性发展,激活了城市消费的“一池春水”,2021年至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数、旅游总收入、过夜游客数分别年增长4.65%、11.17%、21.22%,持续保持“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荣誉。
民生为本 幸福全城
城市更新,一头牵动发展动能,一头系着民生冷暖。云岩区以“微更新”破题,从城中村到背街小巷,从老旧管网到历史遗存,精雕细琢之间,温暖注入城市每个角落。
五年来,全区开展了29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加力实施城中村、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总面积达47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7万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8.89万个。轨道交通2号、3号线开通运营,市民出行与生活更加便捷。
绿色成为云岩区最动人的民生底色。全区构建“一廊、五河、多园”生态格局,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见缝插绿”“以绿绣美”,绿地覆盖率稳居47.97%以上。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99%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居民可感可及的生态福祉。
优良生态催生绿色动能。“绿电贵州”项目经验全省推广,云岩区连续六年上榜“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平台,走出了一条颜值与价值兼具的绿色发展之路。
民生投入见证初心。“十四五”以来,云岩区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80%,承诺实事全部兑现。累计新增就业18.41万人,新增学位10710个,教育领域获三项国家级荣誉。在“一老一小”服务中,社区养老设施配建率95.45%、运营率100%,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全覆盖;稳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低保、特困人均月标准分别提高到851元、1362元。
从经济千亿跨越到产业聚势腾飞,从文脉活化传承到民生幸福提质,云岩区以实干为笔、初心为墨,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绘就了一幅温暖而坚实的新时代画卷。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展望“十五五”,云岩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四主四市”工作思路,深化推进“四区建设”,加快打造发展能级更强、城市面貌更美、百姓生活更好、生态环境更优、文化底蕴更浓的“筑城客厅、魅力主城”,奋力在展现贵州新风采的贵阳贵安新贡献中实现云岩新突破。
创新潮涌 产业聚势
面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机遇,云岩区如何乘势而起?
2024年秋,贵州云岩经济开发区获批设立,总面积7.12平方公里的云岩产业园与小关园区“双翼齐飞”,为工业振兴筑牢根基。
位于云岩产业园的贵州工业设计城展厅内,工作人员马国荣展示一个浅灰色酒盒:“内托采用竹纤维新材料,使包装整体减重35%,在降低酒企运输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塑料使用。”这款产品,正是入驻于此的凯普达材料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依托遵义丰富竹资源开发出的工业设计成果。
2023年10月,贵州通过粤黔协作引入广东团队,在云岩区建成工业设计城。运营半年即集聚18家设计机构,汇聚东方麦田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彻底改写全省工业设计领域空白历史。今年春季,34件“贵州设计”亮相米兰设计周,“松果椅”等作品斩获国际订单,展现出贵州设计的国际影响力。
不只贵州工业设计城,高端制造产业集群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贵州香宾新能源研发出全省首台移动充电机器人,贵阳富盛智能科技在气门检测设备领域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贵州芯火悦创研发的智能手持终端填补省内北斗通信领域空白。这些企业共同构筑起云岩工业的“四梁八柱”,全区工业贡献率实现历史性跨越,从“十三五”末的-0.3%跃升至2024年的0.5%。
于数字浪潮奔涌、楼宇经济勃兴之际,云岩区尽显风采。贵州瀚正科技、诚迈科技等龙头企业带动AI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其应用广泛覆盖智慧监狱、智能系统等重点领域,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稳居全省第一梯队。贵阳壹号、中建大厦、东懋中心等标杆楼宇中,涌现11栋亿元税收楼宇、47栋亿元营收楼宇,立体发展的楼宇经济,成为城市产业新风景。
服务业能级的提升,为现代化产业生态注入蓬勃活力。
生产性服务业占营利性服务业比重达80%以上,现代金融、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重点业态实现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同步提质增效,持续拓展“酒+”“咖啡+”等融合消费场景,中华路商圈跻身2024年度全国商圈商业力百强第35位,“三酒联动”“两新”等政策累计带动消费59.32亿元。
云岩区连续七年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集聚科技型企业174家;引进高层次人才795名,总量突破31万。“云商会客厅”的设立、“五个一办”改革的深化,让“贵人服务”品牌愈发响亮。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元,率先跻身全省外贸“百亿俱乐部”……创新要素的持续汇聚,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改革一落子,发展满盘活。五年间,一条以实体经济立本、以数字经济赋能、以楼宇经济添彩,以服务业为引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云岩区加速构建。
(本版资料图片由云岩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