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贵阳市委人才办、共青团贵阳市委主办的2025年“就业引航”高校毕业生“爽爽贵阳行”第十二期活动成功举办。来自贵州大学的100名学子走进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以“传媒实践+民族文化”双场景研学模式,沉浸式解锁职业技能、挖掘就业机遇,为扎根贵阳文化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
在贵阳市融媒体中心电视直播间参访环节,学子们不仅系统了解了新闻节目从选题策划、采访采编到后期录制播出的完整流程,更通过实操体验掌握了提词器、多机位摄像机等专业设备的应用逻辑,直观明晰了新闻主播、节目制作等岗位的实操标准。分组模拟新闻播报的互动环节中,资深主播针对播报姿势、语速控制、表情管理等细节的精准指导,让学生快速把握传媒行业核心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
![]()
面对面分享环节,贵阳市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可受邀开讲。作为深耕新闻传播领域多年的行业资深专家,张可在新闻策划、一线采访制作、媒体融合创新实践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积淀与丰富实战经验。分享中,他深度拆解新闻生产全流程的实战心得,从选题立意的精准把控、采访环节的高效沟通,到内容创作的叙事逻辑,再到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的内容创新路径与价值坚守,层层递进地为学子们解析传媒行业的核心运作逻辑与创作本质。分享结束后,张可还结合自身从业经历,就同学们的职业疑问,给予细致解答与真诚建议,既有行业前沿视角的指引,又有接地气的实操干货,让学子们受益匪浅。
![]()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则以民族文化为纽带,为毕业生打开了文化创意、文旅融合等新兴领域的就业视野,成为挖掘文化产业就业机遇的重要窗口。在核心展厅参访中,资深讲解员结合馆藏文物的文化解读,让学生深入感知贵州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价值,为文化创意类岗位积累了核心素材储备。文化产业专家与文创从业者的案例分享环节,更是精准对接就业需求:通过剖析民族文化与文创产品开发、文旅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详细拆解了文化创意设计、品牌管理、文旅项目策划等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让学生清晰看到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就业岗位的现实路径。
本次活动以“探传媒实践 品民族文化”为主题,打破了文化产业与高校人才的对接壁垒。除沉浸式参访外,岗位需求解读、求职技能分享、互动答疑等环节的设置,让毕业生既精准把握了传媒行业核心岗位的技能要求,又挖掘了民族文化产业的新兴就业机遇。主办方同步解读的贵阳文化产业人才补贴、校企合作培养等政策红利,更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贵阳“文化强市”战略下的产业活力与人才吸引力,有效增强了城市认同感与留筑就业意愿。
据悉,“爽爽贵阳行”系列活动持续深化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第十二期活动聚焦文化产业这一重点领域,不仅为毕业生搭建了职业技能提升与就业机遇挖掘的精准对接平台,更助力贵阳文化产业储备了优质人才。下一步,主办方将继续围绕贵阳“文化强市”战略布局,常态化开展针对性研学活动,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校人才的深度融合,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留筑、来筑投身文化创意、传媒运营、文旅融合等领域,为贵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来源/贵阳交通广播
编辑/刘婷 责编/谢茜 审核/曾昕 终审/谢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