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孟子有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不为。”
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凡是修行,若无所戒,必无所得。
从青春年少到中年不惑,再到垂垂老矣,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若想顺遂而过,必须懂得规诫自身。
人这一辈子,少年戒狂,中年戒傲,晚年戒满,才是最佳的生存智慧。
![]()
01
少年戒狂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 魏晋·李康《运命论 》
常言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为人处世,若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迟早会惹祸上身。
作家古龙曾说:“一个人在少年得意,未必是福,而少年时的折磨,却往往使得日后能有更大成就。”
北宋的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寺庙开始“划粥断齑”的苦读,最终成长为一代名相;诗词征稿中,关注公众号投稿。
西汉的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地刻苦读书,最终成长为一代儒学大师,被三朝重用。
人不轻狂枉少年。
这个“轻狂”,并不是自命不凡,也不是看不起别人,更不是满足于现状。
这一份轻,是要在顺境时,守好初心,持续耕耘,以求四两拨千斤;这一份狂,是要在逆境时,藏锋守拙,低调努力,以求来日一鸣惊人!
归根到底,只有年少时努力拼搏,才不枉费这青春大好年华。
02
中年戒傲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
—— 清 ·郑板桥
王阳明说:“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人这一生最大的毛病,莫过于“傲”。
一旦有了傲心,人就会自然地放松警惕,祸乱、失败往往接踵而至。
傲,乃败亡之道。
人一旦傲了,往往会自以为是而一败涂地。
《周易》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谦卑,是为人处世最好的修养。
他不会炫耀自己读过什么书,也不会讥讽别人没见识,更不会无故秀出自己的珠宝首饰。
怀揣谦卑的人,从不自卑,反而能赢得足够的尊重;
放下傲慢的人,低调务实,反而能站在应有的高处,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样。
说到底,人这一生,可以有傲骨,却不可有傲气。
03
晚年戒满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 《尚书 ·虞书·大禹谟》
古人云:“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世间万物,都逃不过物极必反的规律。人一旦追求过满,往往适得其反。
古时,有人到金山寺敲钟祈福。住持告诫:“敲三下即可。”
来人敲了三下,却起了贪念:何不多敲一下,多求一点福。
于是,他敲了第四下。
住持叹息道:“敲一下,乃福喜临门;敲两下,乃高官厚禄;敲三下,乃延年益寿;敲四下,则四大皆空啊!”
古人早有告诫: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行至晚年,精力大不如前,财力重负已卸,身体日薄西山,宜戒满。
未竟的理想、未全的遗憾,要收回、放下。
喝酒,微醺,六分即可;吃饭,略饱,七分正好;做事,稍满,八分足矣。
花未全开月未圆,此等含苞待放的从容,最是美好。
人生真正的圆满,就是会有一些缺憾,将满未满,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诗心若无处归依,
就会在喧嚣中沉没。
我们设立:守护诗脉群
每日寄诗,互守心灯,
不让诗脉熄灭。
若你愿意留一盏心灯,
可扫码入群
今日寄诗已在等你。
子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少年时,若痴迷肆意人生,终会痛悟:戒狂,才经得住风雨;
中年时,若沉溺指点江山,终会醒悟:戒傲,才拥得住彩虹;
老年时,若渴求功德圆满,终会彻悟:戒满,才能知足常乐!
关注诗词天地,往后余生,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吃该吃的苦,享该享的福,自可平安喜乐!
*文章内容首发于诗词天地,有删改,编辑:拾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