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矿藏要控住美国的经济命脉了。”有人这样说。从最近美国国会递交的那份报告看,这个说法显得很直接,但也并非无的放矢。美国正在讨论如何应对关键矿产的问题,而中国却成了报告里提到最多的国家。
美国有一份专门委员会,这次他们出的报告有五十页,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的稀土、石墨这些资源。报告认为,中国有能力控制关键矿产的全球供应链。如果政策收紧,美国制造业很容易受影响。这可不是空喊,几乎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个信号。
![]()
中国的稀土产业不是刚出现的。从上世纪起,中国就在相关技术和产业链上下了很多功夫。这些年积累下的东西,别人一时半会学不来。资源采集、加工、运输,从矿山到工厂,中国都能自己解决。哪怕美国增加投资,想追赶中国,也没那么简单。
美国不是没想过办法。政府出台过鼓励自给自足的政策,有的要求本土挖矿,有的鼓励企业出国收购资源。但现实常常碰壁。美国国内一些矿产项目推进很慢,审批拖了好多年。不少地方居民反对开发新矿,说怕污染。企业也不愿贸然投钱,成本太高,赚不到多少钱。
美国还找过不少伙伴。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一些中亚国家,都成了他们看重的目标。美国出钱,派人考察,也签过不少协议。但每一个新矿从评估到开工,少说也得几年;有的即使建成,产能也远不如中国。
从公开贸易资料看,美国即便找了别的国家买稀土,它们也多半直接或间接跟中国做生意。其实很多转手贸易,最后还是来自中国的原材料。这点美国心知肚明,却又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办法。
中国曾宣布暂停部分矿产出口,全球市场一度紧张。
那次调整并不是长期的,是用“暂停”而不是“取消”。释放的信息清楚不过。中国可以短时间放宽,也能随时收紧。这让美国不得不考虑,谈判万一没结果,接下来怎么办。
美国在这次报告里提出,要加强监管、控制矿产价格,还试图给国际交易平台施加影响。比如伦敦金属交易所属于香港企业,美国人就怀疑中国能不能间接影响价格。可人家平台反复声明,自己按规矩交易,价格是买卖双方互相竞争出来的。
不少美国议员担心中国“随时扣动扳机”,让美国制造业停摆。也不是没有根据。中国是真的能调整出口政策,而且反应很快。如果美国坚持和中国“经济脱钩”,可预见会有很长一段供应紧张的局面。
![]()
美国过去也曾有自己的稀土工厂,比如加州那家。后来因为环境和政策问题,很多厂子被迫关掉。一些企业现在又想重新开发,但怎么挖矿、怎样环保加工,这之间还有很大矛盾。十年时间不一定能解决完。
根据国际机构的数据,全球超过90%的稀土深加工都还在中国。美国国内做得少,企业也不想碰风险高、见效慢的项目。政府想通过补贴拉动投资,但审批和派地进展慢,落地项目数量有限。
美国供给不足的窘境是事实。很多时候不是没钱,而是政策和实际环境不允许。环保组织往往阻止新矿推进,居民不愿意矿山出现在家门口。这让美国政府的“去中国化”计划不断遇到阻力。
专家和学者也出来发声,提醒美国不要只盯着供应链,要考虑整个产业升级。可实际推进起来,这些目标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美国这几年在国际上和不少国家合作搞资源。即便成功签下合同,运输、加工和终端利用一整套流程,仍有许多环节要仰赖中国。一些新矿高纯度提取没法自己做,最后要请中国厂家帮忙。
中国并未主动推动紧张,不少政策都是对外部压力的回应。中国出口策略灵活,给了自己很大调整空间。如果国际形势变,美国的底气也随之变化。外部供应一旦受限,美国不少高科技企业会发现替代措施并不容易找。
![]()
美国在国会内部对矿产政策一直有分歧。两党各有声音,争论焦点也各不相同。有人支持投入更多钱加快本土生产,有人担心长远回报太低、风险太大。这些争论影响政策落地速度,也让合作项目经常遭遇反复。
专家认为,美国短期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转让或合作能解决的。核心问题还在于多年来产业链布局早已固定。突然彻底改变布局,会面临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等一系列后果。
美国掌握不到全球关键矿产深加工环节,“脱钩”变得举步维艰。
美国推出了各种进口替代举措,但收效慢。就算有新项目,产量小、周期长,马上承担不了需求。企业不愿冒险,将目光继续投向亚洲。越是大企业,越担心断供。一些科技企业直接签长期合同,就为了保证供应不断线。
世界各国对稀土的依赖都不小。在亚洲和欧洲,都有政府想办法自建产业链,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投资不足、工艺落后,效果有限。有人分析,如果没有中国,市场供应根本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美国不断调整政策,有时开放进口,有时出台补贴,还会合并小企业。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外部因素影响频繁。想要突破技术难关,以及建立产能,都要很长时间。
![]()
中国没有动用全部手段。有分析称中国保留了部分出口弹性,希望用灵活措施应对变局。只要谈判有余地,就可以让部分原材料流通,为将来争取时间。
离“暂停”政策到期还有一段时间。美国如果没能自建完整供应链,很难改变对中国的依赖。有业内人士称,即使未来美国再投巨资,改变产业结构也要十年以上。
现实是,美国已经加大了全球矿产寻源的力度,可替代能用的资源依旧有限。中国在深加工水平上的积累,让很多国家短期内追不上。
现在局势变化快,谁能稳定住关键环节,就能主导合作和市场价格。产业背后的安排,都是几十年慢慢形成的,不会简单动摇。
美国急于寻求变通,但面对现实,还是要考虑产业安全和供应连续性。中国这场“暂停”动作,其实已经让美国看到难题。在全球市场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不是所有难题都能靠计划和投入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