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近日,蒲西街道城南社区一条近2公里的土路正加紧施工,正在压实硬覆盖料,平坦整洁的黑色砂石路即将竣工。
土路变成砂石路 居民心情变好了
蒲西街道地处辽中区城乡接合部,辖区人口超十万人,大部分由城南等几个社区覆盖。辖区内有七条土路长期影响居民出行。尤其对于城南这个涉农社区的农户而言,破损的道路不仅制约日常通行,更成为农产品外运的“拦路虎”。城南社区以“解纾暖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充分调动党员和居民的积极性,社区第一书记更是主动对接派出单位争取资源支持,形成了攻坚克难的合力。
“城南社区大部分是农户,这些道路使用率特别高,损坏率也严重,修复道路就是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添便利。”据城南社区第一书记魏大红介绍,这是他在社区任职第二任的第三年,此次施工的是他牵头修建的第四条道路。看着即将竣工的路面,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为群众改善生活环境,建设健身场所,供居民锻炼身体。
“以前这土路全是坑洼,下雨下雪根本没法走,车陷进去都出不来。现在铺成了砂石路,出行再也不用发愁,心情都变好了。”道路的变化让居民董英魁赞不绝口。
社区群变身“带货群” 农户农货成“网红”
出行的路通了,社区又把目光投向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依托街道城乡接合的区位优势,社区创新思路搭建居民专属线上平台,让地头新鲜农产品与居民餐桌直接“牵手”。60岁的李景和在社区居住了三十多年,他家种植的“铁杆大葱”如今成了社区里的“网红产品”,通过社区群的推广,居民们都成了他的“铁杆消费者”。“自从社区帮着推广,大伙儿都直接来地里买,省得我天天往市场拉。这两万多斤大葱比往年多卖了四五千块钱,以前要卖一个多月,现在十七八天就卖完了。”李景和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城南社区党总支书记付诗淼介绍,社区农产品销售量逐年攀升,从最初每年两三万元增长到现在的七八万元。“我们不仅帮老百姓走量,更让城区和辖区居民都认识了咱们的特色产品,像铁杆大葱、水果玉米都成了‘名片’。这个社区群也成了连心群,真正把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蒲西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丹表示,今年街道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新建多条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题,同时发挥基层社区作用,通过社区团购模式让涉农社区的农副产品直达城市居民餐桌。“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聚焦群众需求,多做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事、好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