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空间焕然一新,现在又漂亮又整洁!”近日,洞泾镇百鸟社区居民王思源俨然成了庄泾河桥(城隆路段)桥下步道的‘代言人’——她频频拍照、在社群分享,赞不绝口。随着近期庄泾河桥桥下空间整治工程的竣工,这处曾被频繁诟病的“脏乱差”桥洞不仅整体品质全面提升,更为居民创造了触手可及的“微幸福”。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桥洞改造后
如今,步入庄泾河桥洞下,可见曾经堆积在角落的垃圾已清理一空,斑驳的墙面被粉刷一新,坑洼的路面也修复平整。王思源告诉记者,该桥洞下的步道是周边居民日常买菜、购物的必经通道,此前因长期缺乏系统管理而问题频发。“原本这里路面破损、垃圾乱堆,排水也不好,夏天还会有难闻的味道传出。”
![]()
桥洞改造前
民生难题如何破?在百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贞看来,简单的环境清洁已不足以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空间的期待。为此,今年10月,居民区依托洞泾镇“社区we(微)治理”项目,强化党建引领,借由品牌吸引力提高居民参与热情,全面了解居民想法,多方听取“金点子”,设计合理施工方案。工程不仅清理了地面垃圾,更重新铺设了路面,优化了排水系统,从而彻底解决了积水和脏乱问题。同时,在镇社工办的协助下,引入专业资源力量,由美术创作团队进一步提升桥洞空间品质,结合周边自然风貌与居民审美需求,在桥洞墙面上绘制了不同系列的彩绘图案。“通过党建引领资源联动来赋能社区治理,尽力满足更多居民的实际需求。”徐贞说。
![]()
桥洞改造后
如今,动感的线条让空间一改往日的沉闷,灰白的桥柱披上了彩色的“外衣”,花鸟鱼虫喷绘在各处墙面,小小的桥洞更添艺术气息。而经过整治后的桥洞更是得到了居民们的纷纷认可,每逢周末,前来驻足拍照打卡的居民不在少数。
用微治理创造微幸福,洞泾镇社区治理的社工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百鸟社区对桥洞的改造展现了“微治理+微更新”模式在提升社区活力上的综合成效,这也是“社区we(微)治理”项目启动的“初心”。作为洞泾镇社区治理新模式的探索,该项目通过鼓励各居民区以居民为主体,从微更新、微治理等“小切口”入手,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推动从个体到社区共同体的转变,拓宽了社区治理的深度与广度,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助力和美家园建设。”该负责人说。
■记者 张立 文图 采访对象 图
■文字编辑 沈莉娜
■栏目责编 周雨薇 ■栏目主编 叶伟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