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一重要要求,为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遵循,也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阐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叙事图景,厘清其整体架构与思想脉络,既需深厚的学术积淀与清醒的理论自觉,也呼唤独特的分析视角与科学的思维方法。天津师范大学杨仁忠教授等著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以宏大视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发展进行了总体性把握,系统构建了“历史—理论—制度”三维分析框架,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基本经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框架与话语体系。
全书立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场域和理论主线,深刻回应了“新时代为何要建设、如何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性问题。从学理层面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论述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原则与根本遵循。
全书从思想史视角出发,深入叩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与发展的思想逻辑,既涵盖历史分析与战略考量,又聚焦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探索与制度保障,实现了“思想的历史”与“历史的思想”的辩证统一,体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有效超越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机械阐释,贯通了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的内在联系。
全书批判了抽象个人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蔓延,客观分析了意识形态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大价值,体现了学术性、思想性、政治性、现实性并重,构建了一个立场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密的研究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话语体系当中面临严峻挑战。该书立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前沿,从“两个大局”交织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进路、制度机制与战略任务,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影响力、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与现实启示。
(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